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小据场丨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爱逛博物馆?

时讯

2024-05-18 07:43:22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睿明  周宇倩  傅姗姗

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人数达404万人次,多地文博单位接待观众人数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


博物馆受捧,“文博热”升温,热门场馆常常一票难求,“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屡见不鲜。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试着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是什么让大家越来越爱逛博物馆。


 “量大免费”的文博资源——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除了珍贵的展品,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也越来越让“闲暇时间去逛博物馆”成为相当不错的选择。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


这其中,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



博物院馆资源的丰富同样也体现在人均拥有量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具体到城市,远高于全国水平的也不在少数。


数据最为亮眼的当属淄博。虽然这座小城如今因烧烤爆火,但别忘了它也是齐国故都,历史十分悠久,文物资源丰厚,以每6.3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数据遥遥领先。去年,淄博市还提出要建设“博物馆之城”,计划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



事实上,近年来,超过30城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将博物馆建设融入城市发展。2022年,上海还发布了“大博物馆计划”,不仅涉及博物馆建设,还通过流动展览,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博物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博物馆,当然是先看文物


2015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石渠宝笈特展,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文物爱好者在故宫狂奔,“故宫跑”一度成热词。


如今在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柜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不努力踮着脚挤挤都难见文物一面。


不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典雅的四羊方尊、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矫健俊美的马踏飞燕、独具匠心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始终是那些精美的文物。



据点评网站文博热推榜的数据,今年近半年内,用户推荐度排名前五的博物馆分别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而这些博物馆的馆藏,尤其是珍贵馆藏几乎都名列前茅。

 

打破“高冷”,博物馆与观众双向奔赴


2008年,故宫文化创意中心成立,2013年,严肃的紫禁城突然也可以是萌萌哒故宫淘宝,各种“来自故宫的礼物”一时风靡,从此各大博物馆开始了文创竞赛。文物不再冷冰冰,也能够可爱,甚至搞怪,一下子拉进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此外,博物馆也在试图让自己变得“触手可及”。各大博物馆通过各种渠道让自己出现在手机里,以国家博物馆为例,它的融媒矩阵包括国家博物馆APP、微信小程序、微信服务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快手、哔哩哔哩账号、视频号等。几乎确保了观众拿起手机,想看就看。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拉进观众的方式变得原来越多样化——AR、VR、红外感应、AOA定位、3D光雕……敦煌研究院还与腾讯合力打造的“数字藏经洞”,只要打开小程序,就能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以毫米级高精度的复现,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人们涌进博物馆的同时,博物馆也在想尽办法拥抱观众。这种双向奔赴也加速了“博物馆热”不断升温。

编辑: 周睿明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博物馆日数据新闻文博热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太空归来后正式亮相!"90后"宋令东回顾出舱瞬间
时讯2天前
00:29
甘肃天水市长刘力江致歉:深感痛心、十分自责!
时讯3天前
00:08
胡塞的报复来了!发射11枚导弹砸向以色列,再袭红海以货船
时讯3天前
00:35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血铅异常 家长疑惑为何数值不一
一眼看天下2025/07/06
00:09
欧盟对华下重手?中国:对等限制!
时讯2025/07/06
00:09
“美国党”真要建?马斯克发起新政党支持投票
时讯2025/07/05
00:12
列车滞留3小时 男子砸窗通风!官方通报详情
时讯2025/07/05
00:07
美国超离谱世界锦标赛!300只“霸王龙”集体狂奔
时讯2025/07/04
00:48
马斯克要建“美国党” 是何居心?
子午观潮2025/07/04
00:27
记者求证:上海游泳馆即时起暂停开放
看呀STV2025/07/03
01:34
独家探营淮海路上新医院 大华医院来了
看呀STV2025/07/03
00:58
云南苍山菌子被游客薅秃?“躺板板”警告非玩笑!
东方快评2025/07/03
00:29
K1373次旅客列车浙江境内脱线 铁路部门通报
时讯2025/07/03
00:21
广州模特赴泰拍摄被骗至缅甸拘禁 警方介入调查
时讯2025/07/03
01:31
“日本将发生大规模地震”传言甚嚣尘上 专家驳斥
时讯2025/07/03
00:33
日本民众正经历地震和高温双重考验
时讯2025/07/02
00:07
激烈空战后印度紧急军购 一口气签了13份合同
时讯2025/07/02
00:26
佩通坦被停职 泄露录音成泰国国内矛盾导火索
一眼看天下2025/07/01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7/01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