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从每秒24帧走向48帧后,李安挑战了120帧!他要将观众重新带回影院

时讯

2016-09-17 16:11:4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丁立

犹如彼得·杰克逊推出每秒48帧的《霍比特人》时状况类似,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据了解,新片上映时,实现120帧每秒播放的场次可能只会安排在北京一家全新改造后的影院中。更高阶级的帧率电影的出世,一方面实现了电影科技的变革,同时,对于李安的夙愿——“想要通过更新的技术手段将观众带来影院”,得以实现。


在电影、电视市场发展此消彼长的当下,大洋彼岸的美国票房、作品原创力以及观众们的热衷度都没有了那么高涨的热情,颓靡的票房下,如何才能将观众重新带回影院?相较于电视25帧每秒的状态,从过去24帧走向48帧后的电影,如今拥有了120帧的全新状态,究竟又意味着什么?

最初,为何定义电影只有24帧每秒?

平日里,你捉摸不透的“电影感”基本就是每秒24帧的定义。这样的定义历经了百八十年的形成。

电影的速度分为两种:拍摄、放映,这两个速度保持一致方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行动自如的人。电影的放映速度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固定为24帧每秒,拍摄速度若非特效需要——如Barry Levinson的Avalon中的闪回部分用16帧每秒拍摄,空军电影Top Gun的部分场景用了28帧每秒,Inception有几个梦境段落用了360帧乃至1500帧每秒的高速摄影,The Artist为了模仿默片观赏效果全片采用22帧每秒——也基本都固定为24帧每秒。

电影放映的速度,其选择主要基于人的两种生理功能基础。一是如何产生连续运动的幻觉,即“似动现象”;二是如何消除人眼感觉到的画面闪烁。人的双眼及其数据传输系统每秒可以识别10-12帧画面,大脑的视觉处理中心会将每格画面保留1/15秒。如果在前一格画面尚且保留的1/15秒内大脑又收到一幅新的画面,那么就产生了画面在连续运动的感觉,这是电影得以实现的认知学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构成连续运动幻觉所需的电影最低速度与消除亮光闪烁的最低频率并不是一回事。电影若以16-24帧的速度放映,已经实现了画面的流动,但实际上人眼会发觉画面闪烁得厉害,观影效果并不理想。

今天有不少爱好默片的影迷,若提到对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的打闹喜剧的印象,恐怕很多人会觉得画面上的人一惊一乍,跑起来动作像上了发条一样僵硬。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放映速度造成的,若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播放默片,其实它本应和现在的电影看起来一样平滑顺畅。

现代的洗印厂在转印默片拷贝的时候常常简单地每两格重复加印一格,这样就把16格灌水成了24格。西方国家曾经流行影迷俱乐部的组织,常放映包括默片在内的经典电影,所以很多16mm放映机上设置了默片和有声片的转换开关,有声片指放映速度24格,默片为16或18格。

从每秒24帧到48帧的跨越,至今还有争议

2012年,彼得·杰克逊携《霍比特人》片断亮相美国CinemaCon电影产业博览会,一段采用每秒48帧画面频率拍摄的电影片段曝光,并正式预示电影技术的又一次技术突破,但展会中观众争议很多,媒体反映平淡的反差结果令人意外。

不过,每秒48帧,传达出几个重要信息:高帧率电影正在登上舞台;越来越多的影院已具备播放每秒48帧及以上的高帧率电影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影片也将进入高帧率的阵营。在《霍比特人》片断亮相后,面对各路舆论的压力,导演彼得·杰克逊回应道:“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也将持续经历变革。”

当时,一些观看了《霍比特人》片段的观影者表示,影片太真实了。这段每秒48帧的影片把屏幕里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分辨出何为虚幻何为真实。但也有一部分观众表示对之前每秒24帧的电影表示怀念,他们说自己已经习惯了看那种相对模糊的图像了。80多年来,电影艺术一直被称为“24格的真理”,而我们的电视则采用了每秒30帧的画面频率。

3D技术是推动高帧率电影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詹姆斯·卡梅隆曾公开表示,采用每秒48帧或者60帧画面的方式拍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3D技术,制造出更加真实更加完美的影像效果,在真正意义上给观众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因为如果影片是以每秒48帧拍摄的,在放映时观众只要带上特定的眼镜,影院可以把每秒48帧的影片分为左右眼每秒各24帧来进行3D播放。詹姆斯·卡梅隆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泰坦尼克号(Titanic)拿出来改编为3D版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和彼得·杰克逊都是抢用新技术改编电影的领军人物。

聊及优点,每秒48帧画面频率的影片能极好地表达慢动作镜头,同时,每秒48帧使得动作场景更加得流畅逼真。对于看惯了每秒24帧电影的观众而言,这样的改良也许意义不大。但对那些才刚刚开始看电影的人来说,每秒48帧的高帧率电影必然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他们将无法再接受每秒24帧电影中抖动的摇镜头和模糊的画面感。正如彩色电影出现之后,许多经典的黑白电影被重新制作为彩色版本。

李安干了一票大的!这是真正的颠覆

目前,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已定档于今年 11 月 11 日,在美国、台湾同步上映。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伊拉克战争中诞生的一名美国英雄。该部电影,李安首次尝试将电影从 24 帧提高到每秒 120 帧。

该片由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加内特・赫德兰、范・迪塞尔、史蒂夫・马丁领衔主演,改编自畅销书作家本・方丹的同名小说,讲述一名19岁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因为伊拉克战场的一场激战,阴差阳错成为了美国英雄,他应邀去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授勋,却引发了这个年轻人对人性的终极思考。李安的儿子李淳在片中扮演男主角的战友。该片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故事讲述,还有拍摄手法。

据外媒报道,《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3D立体、4K高解析、每秒120帧高帧频的制作规格,让片中每个画面都有真实世界般的细节。有提前观看过片段的媒体人评价说这是个全新的东西,“在这里清晰度就等于故事讲述,我们看到的战争场面与球赛的交叉剪辑,非常具有力量,而且有着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片中很多特写镜头和打斗镜头,令人感觉热血沸腾,这种崭新的格式会把人们重新带回电影院。”

正是这种拍摄技术的探索也给李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说因为拍片现场的设备无法及时播放高规格的影像,如何变换焦距、灯光该怎么打等都是他每天必须探索的难解课题,也因此这部片子拍摄得十分痛苦。目前李安还在忙于影片的后期制作,他坦言:“当下的结果仍不尽理想。”尽管仍在为“比利・林恩”焦头烂额,但李安透露下部电影已在计划中,是一部聚焦拳王阿里的拳击电影,并且将沿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制作规格。

曾经有一种说法是,其实人眼是不能分辨出超过每秒 30 帧的画面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将帧数提高到 60,甚至 120,其实人的肉眼感官是不会对此太敏感的。那为什么导演们还要这么做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导演对于技术的痴迷,以及对于自己作品的高要求,而事实上,帧数数值的增加的确能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虽然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人们只会埋怨画面不够清晰,而不会有人对画面更清晰感到厌烦的。

最后献上一组影片上映前的剧照:








(编辑:超慧)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谈艺录Knews128帧 李安 影院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32
50万就业 千亿产值 贵州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这就是中国2025/09/29
02:14
专家解读:欧盟为何斥巨资打造“无人机墙”
环球交叉点2025/09/28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2025/09/27
00:08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
权威发布2025/09/27
01:35
内塔尼亚胡联大发言:嘘声中登台,多国代表离场
环球交叉点2025/09/26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1:41
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如何保障?人社部解答
权威发布2025/09/26
00:08
调查扶梯、提词器和音响?特朗普把联合国当白宫
子午观潮2025/09/26
00:08
“眼睛可能保不住了!”海警深夜极速救援
东方番茄酱2025/09/25
01:55
服务员不满被指“服务差” 情绪失控向顾客泼开水
时讯2025/09/25
00:08
针对俄罗斯 特朗普呼吁击落 鲁比奥“不同意”
子午观潮2025/09/24
04:00
锚点︱一克15美金?他让“天价碳管”成吨造
锚点2025/09/24
00:33
“桦加沙”致台人员伤亡 国台办表示哀悼和慰问
权威发布2025/09/24
00:36
继小红书、微博之后 今日头条和UC平台被约谈
时讯2025/09/24
00:09
“牛和马有的是 驴不够了” 畜牧业协会:没开玩笑
时讯2025/09/23
01:37
超可爱“石敦敦”带着各类新奇文创来静安寺了!
爱上海2025/09/23
01:23
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龚建强
正能量2025/09/23
01:30
王宗和,顾子墨,戴子珺,左亦舒:看戏品史情满怀
爱上海的理由2025/09/22
00:23
自闭症少年地铁站走失 民警最终在浦东机场找到
案件聚焦2025/09/21
00:15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举行九一八事变纪念活动
东方番茄酱2025/09/1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