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国家文物局: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

时讯

2025-10-10 13:24:47 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和立项批复意见,编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需要开展考古工作的,责任设计师应对考古工作的范围提出意见,确保考古工作有效支撑修缮工程。原则上不应以恢复至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修缮目标,应甄别、评估、保存各时期有价值、有时代特征的构件、形制和历史信息。在没有油饰彩画传统的地区,或油饰彩画已基本缺失的建筑群,一般不恢复油饰彩画,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


通知全文如下:


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

为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落实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工程前期管理

(一)做好项目统筹谋划。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文物保护项目审批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申报。要加强统筹,对辖区内保存状况不佳,或多年未开展修缮的文物建筑,主动开展实地核查,督促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使用单位、管理责任人履行管理职责,及时开展修缮。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或管理责任人应统筹做好保护修缮、安防消防防雷、装修、管线设施、展示陈列等各类项目衔接,避免重复扰动。

(二)认真开展勘察设计。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和立项批复意见,编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需要开展考古工作的,责任设计师应对考古工作的范围提出意见,确保考古工作有效支撑修缮工程。原则上不应以恢复至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修缮目标,应甄别、评估、保存各时期有价值、有时代特征的构件、形制和历史信息。在没有油饰彩画传统的地区,或油饰彩画已基本缺失的建筑群,一般不恢复油饰彩画,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注意保存墙体历史沧桑感,不宜整体粉刷古塔。责任设计师负责统筹文物建筑修缮外观效果,对粉刷、勾缝、油饰、彩画等的新旧并存情况,应牵头提出技术措施,确保新、旧总体协调,兼顾可识别性。

(三)从严控制项目审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组织对文物建筑修缮立项和技术方案进行谨慎、细致地评审和审批,严禁超范围审批。不断提高审批办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鼓励依托承担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监督职能的专业技术单位开展技术评审,支撑行政审批工作。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复木结构古建筑落架方案的,应事先征求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其他类型文物建筑不得落架。

(四)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国家文物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计划审批中加大重点项目比例,将世界文化遗产、壁画彩塑,以及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广泛关注、技术难度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鼓励重点项目先行先试文物保护工程改革举措,强化责任设计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开展工程实训。重点项目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编辑出版文物保护工程报告。

二、加强实施过程管控

(五)提升业主管理能力。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将修缮工程管理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修缮工程业主代表应具备工程管理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大型文物建筑群管理使用单位组建直属勘察设计和施工队伍,并允许其依法承揽本单位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

(六)强化施工程序管控。项目各参与方必须落实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和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严格执行现场复核、补充勘察、工程洽商、施工记录、阶段验收等相关程序,及时、规范形成工程资料。构件登记、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试验样板必须做好影像记录,鼓励开展全过程工程摄影和数字化记录。严格履行设计变更报批程序,严查以工程洽商替代设计变更的行为。施工现场应设立文物保护警示标识,施工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安全责任等培训。

(七)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和干预力度,研究、坚持传统材料和工艺做法。逐个做好梁架、斗栱、柱等关键结构构件、屋顶构造节点及装饰构件的修缮做法论证和记录。加强现场材料制备的试验检验,做好木材含水率、各类灰土、瓦件、砖石的检测和质量管理。砖石构件风化、断裂但不影响其结构和使用安全的,原则上应予保留续用。古建筑修缮施工区域内严禁使用明火,近现代建筑修缮不得使用防水卷材热熔法。

(八)加大工程监管力度。国家文物局建立统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全流程平台,逐步对接各省已有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平台,统一排查超范围审批情况。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应按照文物保护工程检查、验收管理有关规定,根据立项和方案批复、勘察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对工程程序、质量、效果进行检查,按照文物保护工程安全检查督察办法要求,对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检查、督察。建立施工、监理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在岗备案制度,督促勘察设计单位做好现场跟进。

三、加强竣工验收和资质管理

(九)加强竣工资料整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业主单位组织编制竣工报告,经相应级别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后,可以申请竣工验收。竣工报告应包括各建筑单体修缮前后的各方向同角度对比照片。业主单位应按照《文物保护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整理竣工档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修缮重点项目的工程报告应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竣工后具备条件的可在隐蔽位置设小型碑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支持并监督工程报告出版。鼓励拍摄文物建筑修缮专题纪录片,设置专题展陈。

(十)规范竣工验收管理。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结论不得以专家意见或四方验评意见代替。竣工验收完成后,工程竣工档案抄报相应级别技术监督部门,其中竣工报告抄报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

(十一)严格资质资格管理。严格落实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和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责任监理师分级分类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技术监督部门应基于技术监督行为生成监管记录,逐步建立监管记录共享机制,加强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和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责任监理师信用动态监管。

四、推动建立技术监督体系

(十二)完善技术监督体系设置。推动依托现有文物保护与考古等机构内部设置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监督部门,承担技术监督任务,通过开工报告、关键节点监督、材料检验检测、工地检查、竣工报告审核、验收、监管记录生成、竣工档案保存、提出责令整改或停工建议等措施,配合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批复文件的准确执行,督促落实文物保护理念原则与质量、安全、进度要求。

(十三)建立国家级技术监督队伍。国家文物局依托直属单位建立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监督队伍,组织检查、验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项目,抽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项目,指导各地做好技术监督工作。

(十四)加强各地技术监督力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尽快明确在具有专业能力的直属机构内部设立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监督部门,独立设置的省级古建院所、文保中心应承担技术监督工作,未单独设置省级古建院所、文保中心的省份,由省级文物考古研究院所承担技术监督工作。鼓励设区的市依托文物保护管理所、文保中心等强化技术监督力量。

五、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十五)加强人才培养。支持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文物建筑相关学科建设,培育调查研究、勘察设计、施工、保护技术、管理等全链条人才。加快推进文物修复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进传统营造技艺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文物建筑修缮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培训。鼓励各地探索传统营造技艺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本地区未定级文物建筑修缮的工作机制。

(十六)完善经费保障。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前期勘察研究方案编制与工程报告出版,国家文物局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予以支持。稳步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国家古迹文物保护项目。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对低级别文物建筑修缮项目给予奖补。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为技术监督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十七)规范物料管理。探索试点恢复传统建筑材料制造场所。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地、大型文物建筑群管理使用单位、省级古建院所建立修缮料场,储备常用修缮材料。修缮中无法续用的、有保存价值的旧构件,特别是有纪年、款识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重要古建筑的结构构件,应妥善登记保存,不得丢弃或转移。

(十八)加强科技支撑。深化文物建筑材质特性、病害形成机理及发展预测方法研究,支持文物建筑病害探测、原位诊断、修缮、技术监督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支持古建院所、文保中心、文物考古研究院所等专业机构配置调查测绘、摄影摄像、材料取样、检测检验、图档储存等相关装备设施。支持文物建筑保护相关方向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积极参与相关研究。系统开展文物建筑修缮领域标准规范制修订。

(十九)完善制度建设。适时组织《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修订,有序开展资质资格、经费预算、勘察设计、审批、工程检查、验收、竣工报告、物料管理等各相关规章制度制修订,编制未定级文物建筑修缮技术导则,鼓励各地出台乡土建筑修缮利用技术导则,细化分级分类管理,健全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物建筑修缮工作体系。

特此通知。

编辑: 周宇倩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国家文物局壁画彩塑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考古新发现!西安发现2座汉墓6座唐墓
时讯17小时前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3天前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2025/10/04
00:10
英国曼彻斯特恐袭事件中一名死者系警方误杀
时讯2025/10/04
01:14
大师赛盛宴不只在球场 一张票根串联文旅商体展
东方新闻眼2025/10/03
02:01
为热爱奔赴上海 10万发烧友集结国际手办模型展
时讯2025/10/02
02:39
花式促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长假首日申城商圈迎大客流
时讯2025/10/02
00:07
日本幼儿园校车撞入民宅 司机死亡 5名儿童受伤
时讯2025/09/29
01:02
水利部门推进数字孪生建设 强化“四预”功能
权威发布2025/09/29
04:00
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城市形象片发布
时讯2025/09/29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军用土地管理条例》
时讯2025/09/2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时讯2025/09/1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时讯2025/09/12
01:13
泗水新村建筑群或将成为杭州抗日战争纪念馆
东方番茄酱2025/08/22
00:36
老人未去世就被要求火化?镇政府道歉
时讯2025/08/21
00:44
求证:广中路菜场被列为“古遗址”?
求证2025/08/20
00:19
我国初步建立石窟寺系统性保护体系
东方番茄酱2025/08/20
02:33
以科技力量 守护179具日军侵华期间死难同胞遗骸
中国考古报道2025/08/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