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环球叶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我对美国很失望 “承认巴勒斯坦”上不了美媒头条?

2025-09-24 18:38:1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两天国际新闻的头版头条,是“承认巴勒斯坦,推动两国方案”。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周二早上,我照常打开几家常看的外媒,结果发现,“承认巴勒斯坦”这样的大事件,在大部分美媒的首页上,居然悄无声息。


CNN和《华盛顿邮报》在报道特朗普的一些荒诞说法,关于“自闭症和泰诺之间的关联”。《纽约时报》在报道被停播的“鸡毛秀”。NBC也一样,聚焦“泰诺”和“鸡毛秀”。《华尔街日报》则有点剑走偏锋,报道天主教会面临人力短缺问题。


唯一打破“沉默”的,是《华尔街日报》右上角一篇评论,但标题给人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叫做《为了哈马斯的巴勒斯坦国》。打开一看,果然,文章完全站队以色列,直接批评马克龙,说他“承认巴勒斯坦”,“非但没有孤立哈马斯,反而孤立了以色列。”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不是一篇个人评论,而是《华尔街日报》社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代表的是该媒体的官方立场。为了对比,我又打开了欧洲媒体,BBC、法国24台,德国之声,还好,他们的“画风”是正常的,将“承认巴勒斯坦”的新闻置顶在头条。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为了排除时间差的干扰,以上所有的网页,都截图于同一时间,所以,美欧媒体的报道差异,是真实且明显的。


这一发现,让我感到非常的失望。


我曾以为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主要是政府行为,但各大美媒的首页,打破了我这个天真的想法,让我意识到,这种立场的失衡,不仅局限于政治层面,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更普遍的系统性倾斜。


但我还是有点不甘心,我想媒体立场终究受到资本的影响,不如再去看看民众的想法。结果,我又看到了另一条鸿沟。


根究皮尤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在所有被调查的西方国家当中,美国民众对以色列的看法,最为正面。


欧洲国家已然形成了压倒性的共识,7成左右的民众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持正面看法的大约两三成。


但美国的民意,有明显的不同,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的人占53%,持正面看法的有45%。虽然有8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我觉得这样的“比分”,似乎更适合用“高度分裂”来形容,而不是像欧洲那样,形成了足以影响政策的舆论浪潮。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本应承载“社会良心”的媒体和本应心怀同情的民众,在面对加沙如此严重的人道灾难时,其集体反应和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呢?


为什么?


我想,可能是美国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很难打破的的闭环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起点,就是美国政府对“支持巴勒斯坦立场”的系统性打压。


美国的大学生们不是没有抗议过,结果被停学、开除、撤学位。今年3月,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抗议,被吊销了签证,关进去三个多月。这种高压态势向民众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如果你敢声援巴勒斯坦,就有可能被定义为“反犹”,从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新闻业,情况同样严峻。曾有CNN记者向英媒爆料,公司高层明确指示报道方针:充分呈现以方主张、强调以方伤亡、压制巴方声音、质疑加沙卫生部门的伤亡数据。如果记者编辑发声批评以色列,那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或者被离职。之前,《纽约时报》撰稿人的遭遇,就是例证。


而这种打压的背后,是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算计,和国内异常强大的亲以力量。虽然犹太人口仅占美国人口的3%,但在金融、法律、媒体等领域影响力巨大。通过政治捐款与游说组织,他们深度介入政治,使得支持以色列成为一种近乎“政治正确”的刚性立场。


由此,一个很难打破的闭环就形成了:政治与资本塑造媒体叙事,媒体影响公众认知,公众认知又为偏袒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为什么欧洲各国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因为汹涌的民意不可违。


当英法澳加等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时,当全世界为人道灾难震怒时,美国的舆论场,却显得有些平静了。


当然,美国依然有很多有良知的人。比如拒绝给以色列运送军火而被捕的飞行员。再比如怒批以色列种族灭绝的议员桑德斯。但很遗憾,这些正义的声音,遭到系统性的压制,无法汇聚成足以改变政治现状的民意浪潮,更无法制约政府的决策。


我对美国很失望


在9月19日的安理会会议上,美国第六次举手,一票否决了加沙停火草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发言说,非常失望。


这句话,精准代表了我现在的心情。


十多年前,我曾留美读国际关系,巴以问题是当时的一个学习重点。


也许是因为彼时的老师同学们都充满正义感,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美国的媒体、公众等社会层面,能够筑起一道道德屏障,至少不会容忍如果严重的人道灾难。


但现在,我那份朴素的期待,化作了一种深切的失望。


这种失望,并不是来自复杂的局势分析,而是源于一些简单的对比:在人类最基本的是非对错面前,为何在这里呼声,比较微弱?为何普世的人道原则,会遭遇如此顽固的系统性阻力?


当一个国家,能够强力压制人类共通的悲悯之心,那它还能够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吗?还能配得上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席位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位举手的美国代表,她脸上没有无奈,有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坚定,和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而这一切,不仅是巴勒斯坦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哀。

编辑: 楼崇星 金礼玮
责编: 章一叶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美国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特朗普联大演讲内容曝光 抨击他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时讯1天前
00:09
塞尔维亚举行大阅兵!300米长国旗从主席台前走过
时讯2025/09/20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2025/09/16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0:12
秦始皇派人寻药证据找到了 青海秦代石刻是真的
时讯2025/09/15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7
“我要忙正事了” 罗永浩: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时讯2025/09/14
00:49
上海人民又有福了!苏河两岸新增一桥一公园
爱上海2025/09/14
00:12
波兰外长访乌 泽连斯基称愿与波兰分享实战经验
时讯2025/09/13
02:07
东方快评丨预制菜争议再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骂战,模糊了哪些真问题?
东方快评2025/09/12
01:05
4架歼-20伴飞 运-20再接3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时讯2025/09/12
00:27
卡塔尔遭袭 以色列为何有恃无恐?专家:美国兜底
时讯2025/09/10
00:21
范勇鹏:抓取宏观信息 别被短视频带偏认知
这就是中国2025/09/09
00:20
王晶揭露赵露思与经纪公司闹翻真相
时讯2025/08/13
00:08
“像个不听话的孩子” 美内部质疑内塔尼亚胡已失控
时讯2025/07/21
00:50
内塔尼亚胡再度访美 给特朗普送“大礼”
环球交叉点2025/07/09
00:16
特朗普称希望伊朗人别喊“美国去死” 伊总统回应
时讯2025/07/08
00:54
上海的太阳戴了“美瞳”?听邬博士讲解
看呀STV2025/07/02
00:07
外媒曝加沙指控以美在面粉袋内藏毒 传播毒瘾
时讯2025/06/28
02:31
北约尽谄媚之能?特朗普不吃这套!
陈彬欧吧2025/06/2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