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投降日和抗战胜利纪念日渐近,8月4日消息,8月8日起,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将安排展出“终战”前后的公文书,包括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终战诏书》原件。该内容曾在1945年8月15日通过昭和天皇广播的形式向日本国民公布,在日俗称“玉音放送”。此次日本展出资料超30件,包含告知1941年12月8日已向美国、英国宣战的诏书等。展览负责人表示,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希望观众能看到日本现今社会是怎么开始的。
此展以“反思战争”为名,实则是历史修正主义的危险操弄。在二战结束80周年这一敏感节点上,日本选择展出这份文件,深层意图更需警惕。认清这份815字的日文诏书,必须把握三点:全文无一“降”字,更无“败”字;对华仍蔑称支那,有意改四国顺序为“美英支苏”;几处涂改增删透露出“逃避战败耻辱”“受害者形象捏造”“保留军国主义火种”野心。
国际社会必须警惕日本对历史记忆的“涂涂改改”,以及公然展出。日本在1945年8月9日至10日“御前会议”上决定投降,之后就诏书内容进行反复讨论。诏书刻意以“终战”替代“战败”,将被迫投降美化为“主动终结战争”;回避侵略责任,将停战归咎于“敌方使用残虐炸弹”(原子弹),但对南京大屠杀、侵华暴行只字不提;一句“自交战以来已四载”意图抹杀14年侵华史;删除“放弃所有战争权利”更为日后解禁集体自卫权预留空间。
日本此次展出《终战诏书》而非《降伏文书》,是其长期以来试图歪曲侵略历史、美化侵略行径的延续。1945年,日本实际签署了两份关键文件:8月15日的《终战诏书》与9月2日明确载明“降伏”(投降)的《降伏文书》。后者在“密苏里”舰上签署,确立日本主权受限的战败国地位,却被其长期淡化。此次展出前者,正是回避“投降”实质,将殖民侵略失败包装成“悲情终战”。展出《终战诏书》,无疑是想在国际舆论场上误导公众认知,抢夺历史话语权,为其进一步突破和平宪法、扩充军备制造舆论氛围。日本右翼始终努力争夺历史解释权,此展也绝非对华善意,而是其对冲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的舆论攻势。
值此敏感时刻,国际社会若放任其篡改历史,无异于纵容军国主义土壤复活。近年来,日本对内对外两副嘴脸,国内右翼势力不断抬头,从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到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种种行为伤害了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可缺席。日本若真心反思历史、维护和平,就该拿出真诚态度,正视侵略罪行,而不是开历史倒车,在错误的路上渐行渐远。
日文版《终战诏书》部分内容
日文版《终战诏书》直译全文
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图为日本代表在《降伏文书》上签字。
编辑: | 陈瑞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