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首次复用超重型推进器,美“星舰”今天进行第九次试飞

时讯

2025-05-28 07:45:07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消息,最早将于美国当地时间5月27日19时30分(北京时间5月28日7时30分)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海滩附近的“星际”基地进行“星舰”重型火箭的第九次试飞任务。


本次飞行重大突破在于首次使用经飞行验证的超重型助推器,这将是“星舰”首次复用超重型助推器。这次复用的超重型助推器曾在今年1月16日的第七次飞行试验中使用,并成为第二枚被“筷子”成功空中抓取的超重助推器。


“除复用里程碑外,超重型助推器将搭载多项实验装置,为未来助推器性能与可靠性提升提供数据支持,”SpaceX公司表示,“通过首次助推器翻修经验与飞行数据,未来复飞周转将加速,最终实现发射间零维护目标。”代号为B14的超重型助推器不再尝试返回发射场捕获,而是瞄准得克萨斯州南部墨西哥湾海域进行软着陆后直接废弃。


这次发射任务还将测试多项内容。“‘星舰’飞船将瞄准多项太空任务目标,包括部署8颗模拟新一代‘星链’卫星的试验载荷,它们将与‘星舰’沿相同轨迹飞行,预计将在再入大气层时烧毁。”


这次飞行还包括多项旨在实现“星舰”飞船返回发射场的关键实验。为验证重返大气层时飞行器易损区域的承受能力,星舰上移除了大量隔热瓦。测试还涉及多种金属隔热瓦材质,其中包括一款具备主动冷却功能的选项,用于验证不同材料的防护能力。此外,整个“星舰”隔热瓦边缘都进行了打磨和优化,以解决第六次飞行测试中发现的热点问题。星舰的重返轨迹也被特别设计为在最大动压点对上级后襟翼进行结构极限挑战。


今年3月6日,“星舰”进行了第八次试飞。升空不久,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SpaceX公司随后表示,在触发“星舰”飞船自主飞行安全系统的任何自毁规则之前,与飞船的通信就已中断,失联时该系统完全正常。5月23日,SpaceX公司分析了第八次试飞事故的故障原因:“‘星舰’飞船故障最可能的根本原因是,‘星舰’损毁的最可能根本原因是上级段一台中央‘猛禽’发动机的硬件故障,导致推进剂意外混合点燃。”为解决故障机制,“星舰”飞船的发动机关键连接处将增加氮气吹扫系统,并对推进剂排放系统进行改进。“星舰”未来的升级还将引入“猛禽”3发动机。


上次试飞失败后,SpaceX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监督下,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美国太空军(USSF)的参与下,牵头开展故障原因分析工作。


5月14日,SpaceX向FAA提交第八次飞行事故报告,并获得了FAA的飞行安全判定,从而得以进行“星舰”火箭的本次飞行。

编辑: 陈瑞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SpaceX星舰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00:08
中东客商豪掷10亿采购350架中国“空中出租车”
时讯2025/07/16
01:13
那个女人又回来了!上海女足全力冲击全运冠军!
看呀STV2025/07/15
04:36
陪诊师月入过万? 记者也去考了证竟要学那么多
看呀STV2025/07/15
00:08
俄士兵向全机器人部队投降 特朗普还要加码拱火
时讯2025/07/14
00:59
女大学生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开除恰当吗?
东方快评2025/07/14
00:07
美联邦上诉法院驳回“9·11”主谋认罪免死协议
时讯2025/07/13
00:26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时讯2025/07/12
00:09
掌控约2000人武装!白应苍:在果敢大家只认白家
时讯2025/07/11
02:03
缅北白家被公诉:致6名中国人死亡、涉案超百亿
权威发布2025/07/11
00:26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
时讯2025/07/10
00:07
日本计划明年1月“下海炼稀土” 开采深度达5500米
时讯2025/07/05
00:12
西工大科研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二号”成功试飞
东方番茄酱2025/06/27
00:08
伊朗公布导弹齐射画面! “行动在以全境展开”
一眼看天下2025/06/21
00:09
试车成功!朱雀三号刷新液体火箭推力纪录
子午观潮2025/06/20
00:08
保时捷:不打算将任何生产步骤转移至美国
时讯2025/06/07
00:08
日本民企登月再失败 着陆器失联现场陷入沉默
时讯2025/06/06
00:54
“蛛网”行动 执行到底难在哪里?
子午观潮2025/06/04
不听人类指挥 OpenAI模型拒绝关闭
时讯2025/05/26
00:07
荷兰团队开发出“用腿思考”的软体机器人
时讯2025/05/1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