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海市举行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会上发布了一批高水平标准成果、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新兴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孵化项目,展现上海以标准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牵头制定251项国际标准,培育64项“上海标准”,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标准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标准化创新,将标准嵌入科技创新全过程,推动标准研制与技术研发、产业推广同步发展。出台全国首个《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互动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同步、与产业发展融合、与人才组织共建。在全国率先发布《概念验证中心平台建设与服务指南》标准,助力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各区产业集聚优势,围绕电子设计自动化、量子网络、家电智能互联等领域,累计建设37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及时将产业优势转化标准优势赋能区域产业发展。同时,持续增加高水平标准供给,近三年全市牵头和参与制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国家标准126项,培育“上海标准”64项。《i-线光刻级氟化钙晶体元件》团体标准应用后,产品合格率从40%大幅提升至95%以上,年产量从20吨扩大至50吨,解决了高端半导体设备关键光学材料难题。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等成功获批全国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打造标准化样板,强化标杆的示范效应,引领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业领域技术委员会是各个国家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战略重点。去年12月,在上海专家、龙头企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意数字设计技术委员会(ISO/TC350)经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通过落户中国。今年7月,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复同意,上海浦东明珠国际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秘书处工作。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国际标准的制定,是连接全球专家、推动标准落地的关键枢纽。这将促进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和服务消费,助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近年来,上海稳步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积极筹建国际人工智能标准联合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大模型、元宇宙、电子竞技、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国际标委会、工作组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落户。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已累计牵头制定ISO、IEC标准251项,更多企业从技术追随者迈向规则制定者。禾赛科技、中建八局等探索“标准出海”,将车载激光雷达、高速铁路等上海标准,通过工程建设和进出口贸易输出到德国、韩国、泰国等国家。此外,上海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电气运输设备、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举办高能级国际标准化研讨活动,加快筹建国际人工智能标准联合会,搭建全球对话平台增进交流合作。建立全国首个外商投资企业标准化协作平台,今年已有2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了43项国家标准和3项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领域制定更多国际标准,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
| 编辑: | 邢颖 |
| 责编: | 李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