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5岁的贾冠三,是一名从战火里走出来的老兵。他15岁参军抗日,历经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从战士到校工再到农民,“军人本色” 四个字,他用一辈子做了注解。
临淄区皇城镇西上村的贾冠三,童年生活笼罩在日军的铁蹄下。由于父亲早逝,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被逼着修炮楼、挖壕沟,日军和汉奸的打骂是家常便饭,这份屈辱让他埋下了抗日的决心。1945年初,15岁的贾冠三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成为八路军临淄县独立营的一员。战斗环境异常艰苦,战士们晚上和衣而卧,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抗战胜利后,贾冠三继续留在部队,1946年加入渤海军区十六团任运输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他推着物资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渡江战役时,满载物资的船只夹伤了他的腰和腿,他强忍着疼痛,坚持把物资送到前线。
复员后,贾冠三被分配到益都县教育部门当校工,之后回到家乡务农。无论在学校还是田间,贾冠三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他也常常告诫子孙,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八十年岁月流转,当年的少年已至暮年,但贾冠三那份为家国奋斗的信念,早已融入血脉,在新时代续写着坚守的故事。
编辑: | 丁桃 |
责编: | 冷炜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