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刚熄火,东欧又燃烧。还没喘口气,俄乌战场就像被人猛地踩了一脚油门,俄军攻势直线拉满。
据乌克兰空军6月29日发布的数据,28日晚至29日凌晨,俄军使用477架无人机和60枚导弹向乌境内发动大规模空袭。综合考虑无人机和各类导弹数量,俄军此次夜袭是自冲突以来“规模最庞大的空袭行动”。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此时,普京却忽然宣布了一件大事。
俄罗斯边猛攻边“约谈”
在本轮空袭中,俄方使用了多种型号导弹,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口径”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等等。在切尔卡瑟州,基础设施被摧毁;在扎波罗热,炼油厂燃起熊熊大火;就连基辅也响起了防空警报。
在地面,俄军不仅在苏梅、顿巴斯、哈尔科夫三线齐发,还三年来头一回把战火烧到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直接把乌克兰的战略纵深撕开了口子。
然而就在此时,普京却忽然表示,落实完成此前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内容后,俄乌双方将举行第三轮谈判,“俄罗斯已为此做好准备”。同一天,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在完成对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后,乌克兰计划推进乌俄领导人会晤并期望展开实质性对话。
打起来“毫不留情”,说谈就谈也是好不“拖泥带水”,为何俄乌会出现如此吊诡的局面?
对此,有分析认为,战场形势始终缓不下来,为谈判创造的政治条件还非常缺乏。此外,双方到目前为止,在谈判立场和政治目标上差距较大,很难对第三轮谈判有更乐观的预期。
但俄乌双方又不得不谈,经过三年多的鏖战,双方都疲劳不堪,需要通过谈判来“喘口气”。另外,如果拒不谈判,双方都要在国际社会承受巨大压力,还可能遭到美国的所谓“惩罚”。
乌克兰“退群” 开打“地雷战”
面对俄罗斯的真真假假的外交手段,处于弱势的乌克兰则将“非对称作战”进行到底。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消息,乌总统泽连斯基29日签署法令,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关于乌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决定。
《渥太华禁雷公约》于1999年正式生效,公约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若乌克兰正式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其将恢复国内杀伤人员地雷的生产与储备,可在防线部署地雷系统,也能合法接收他国地雷援助。
这一举措将会增加乌克兰在军事防御和作战方面的战术选择,但同时可能会被俄罗斯视为军事挑衅,进一步加剧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地区局势更加不稳定。
俄乌战争爆发后,战场上地雷用得比炮弹还多。
据乌克兰官方数据,目前乌克兰全国30%的面积都被地雷和没炸的弹药“污染”了,成为全世界地雷密度最高的国家,昔日的欧洲“粮仓”已经成为欧洲“雷仓”。
更危险的是,由于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不少地雷都采用了塑料3D打印方式制造,这给战后的排雷工作造成了巨大障碍。
普京忽提“降军费”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乌克兰想方设法“升级防御”的时候。然而,6月27日普京却突然宣布,计划从2026年起连续三年削减国防开支。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北约刚刚宣布未来十年要大幅增加军费。普京难道是要“自废武功”?
这场军费削减的戏码,其实是普京精心设计的一箭三雕:缓解经济压力、引诱特朗普上钩、为后续谈判积累筹码。
今年俄罗斯国防开支占到GDP的6.3%,创下历史新高。持续三年的战争让俄罗斯财政吃紧,通货膨胀压力山大。
这一表态立刻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特朗普,回应迅速且高调。他在白宫公开表示,“一年前,拜登政府时期普京根本不尊重美国,但如今,普京已重新认可我们的国家”。
特朗普心花怒放,最近其支持率持续走低,正好可以以此来挽回颓势;俄罗斯也顺便缓解其外部压力。
当然,俄罗斯也不一定真的就自缚手脚。毕竟,谁都知道打仗打得就是金钱,“该买买、该花花”,北约还在虎视眈眈,普京怎么可能真的放松警惕。
当世界屏息观望时,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但至少此刻,和平的种子已被埋下,能否在废墟中生根发芽,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利益与现实间找到平衡。对饱经战乱的两国而言,“大结局”的最好模样,从来不是谁的胜利,而是不再有眼泪的明天。
编辑: | 秦扬轲 |
视频编辑: | 王骋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