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对话科学家,探索人工智能的“黑箱”之谜。本期《锚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何晖光,解析人工智能如何“像人类一样思考”?
2025年6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团队在《自然・机器智能》发表研究成果,首次证实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能自我“理解”事物,且这种理解方式与人类极为相似。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人工智能只是随机鹦鹉”的固有认知,更为未来打造像人类一样“理解”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统打下基础。
节目中,关于大模型的“概念地图”,袁岚峰提出一个生动比喻:“这好比给大模型做了个‘脑机接口’。”何晖光回应道,团队通过470万次行为学实验,让大模型完成“三选一异类识别”任务,从海量实验数据中总结出66个代表人工智能如何“理解”事物的关键角度。研究发现,这些角度非常容易解释清楚,而且与人脑中负责物体加工的区域的神经活动方式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能同时看懂文字和图片的多模态模型,“思考”和做选择的方式比其他模型更接近人类。
《锚点》,东方卫视周三22:00,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周四22:30播出。
| 编辑: | 刘俊 |
| 责编: | 康万郡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