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如期而至,开局决定全局,在经历了疫情流行、产业链重塑等诸多考验,度过非比寻常的2020年后,新的一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列出了新的“愿望清单”。
“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新年伊始,上海用16个字,明确塑造城市空间新格局。
从中心城区到新片区示范区的“两翼”,从五大新城到宝山、金山的南北“两座山”,上海都要放到更大的时空来寻找方位。
以五大新城为例,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不再只是郊区城市化新区,而是具有成熟的、综合的城市功能,成为“上海都市圈的第一个圈层”,更辐射整个长三角的复合网络。
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勋表示,嘉定联动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青浦跟G50绿色发展走廊联系在一起;松江的G60科创走廊;南汇服务临海地区战略性重大装备产业;而奉贤对着杭州湾,五个新城在整个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布局里,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节点型角色。
新年前3天,江苏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制造强省依旧要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壮企强企”工程,包括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的薄弱环节,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安徽提出了“十个新的更大”,要在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等十个方面,实现新的更大进步。
浙江的“心愿单”,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现代化”、“高水平”、“先行省”。要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贯彻实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十个先行”。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也发出共同心愿,继续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和各地实施方案,更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政务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人才引进、金融市场等多方面深度融合。
陈建勋认为,长三角要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的竞争和合作,产业集群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江浙沪皖产业集群的建设,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阶段。
在科创方面,长三角拥有两大国家级创新中心,张江与合肥,而南京、杭州的创新能力也都很强,但是创新怎么联动,创新链、产业链怎么打通,这是“十四五”期间长三角要重点推进的方向。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声波)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