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售价35万 上海名作家亲笔信被网上公开叫卖

新闻坊

2025-11-25 20:40:5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会雄

“三毛”这个名字

不仅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也结下了一段跨越海峡的缘分

中国台湾作家三毛

小时候在看《三毛流浪记》被戳中

长大后为了致敬作者张乐平

直接把“三毛”当成笔名

1980年代末张乐平与台湾作家三毛在上海(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后来的缘分

更是被很多网友所熟知

↓↓↓

成为义父女的二人

曾靠手写书信交流

令人没想到的是

近日

这批承载珍贵情谊的信件

意外现身网络

还明码标价35万


然而

对于这些信件原稿的曝光

张乐平的家属

并!不!知!情!

詹胜 张乐平外孙:

我们是知道这些信件存在的。我外公位于五原路288弄3号的故居捐给政府后,当时我们从那里搬出来的时候,因为东西太多还没清点,所以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信件已经流失了。


于是

张乐平家属发现后

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徐枫 徐汇公安分局湖南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

张乐平家属认为这些信件是在家里的,为什么突然出现在网上,这个让大家觉得很奇怪。


据了解,该批信件有20余份,系作家三毛生前与张乐平夫妇往来交流的手写书信,被放置在一个深色行李箱的夹层中。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湖南路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调阅公共视频,发现该行李箱被一名网约车司机陈某捡走。


警方辗转联系上了陈某,经提醒后,陈某确认了相关信件均完好,并将其交还到了民警手中。

陈某:这个箱子当时是这样打开的,夹层里面有一个档案袋,档案袋是撕开的,然后这里掉了一些信件出来。


昨天(11月24日)

徐汇警方举行了发还仪式

向张乐平家属发还了这批信件

张乐平的儿子与外孙到场

向民警表达了谢意

张慰军 张乐平小儿子:


这些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体现了我父亲和作家三毛的私人感情。因为她从小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后来的经历就是在流浪,因此给自己起的笔名叫三毛。这几封信也体现了我父亲和三毛对整个世界的一些想法。


这些信有多重要?

↓↓↓


















这些信件为三毛生命最后三年致“上海爸爸”张乐平的信札80页,几乎为三毛所有致张氏信札,为市场所见数量最多、内容最重要的三毛信札。部分收入1991年沈国亮编著的《三毛和她的大陆亲友们》。


信札记录了三毛关于感情、工作、生活、家国、政治以及过往人生的种种思考,披露了三毛未曾公开的关于大陆探亲以及最后几年个人感情生活的内心世界。


信件自1988年6月12日第一通信始,至1990年11月21日最后一通信止。


信件难得地记录了三毛生命最后阶段对感情生活的内心想法。三毛在最后一年信中才开始隐约向张乐平夫妇提及自己的感情状况和真实的内心想法。


1990年11月21日信为三毛致张乐平最后一通信,其时三毛正承受病痛。





















这二十多封亲笔信

记满了张乐平和三毛之间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牵挂


一个是画"三毛"的张乐平,他笔下的流浪儿打动了无数人,自己也收养孤儿、接济遗孤,把家变成了温暖的港湾;另一个是笔名"三毛"的台湾作家陈懋平,小时候看了《三毛流浪记》,被故事打动,也仿佛看见了自己未来"流浪"的一生,于是干脆取笔名叫"三毛",还一心想着:总有一天,要去见见画三毛的那个人。

1959年,张乐平一家在五原路,右一为张慰军。(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1989年,三毛真的来了上海,走进张乐平位于五原路的家,磕头认了"爸爸"。那几天,她陪"爸爸"逛菜场、去龙华,像亲女儿一样。第二年中秋,她又来了,推着住院的义父回家团圆。


张慰军说,三毛在张家住的时候,与张乐平夫妇交谈时,用的称呼就是:爸爸妈妈。“在父亲的一生中,“三毛”不仅仅是他笔下的一个人物,也悄然融入了他的生命中。"


-END-


编辑: 小门耳
摄像: 李冠宇
责编: 朱静文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三毛张乐平信件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46
闲话上海 | 为拍《菜肉馄饨》 蹲点“相亲角
闲话上海3天前
01:17
106千米 “上海造”人形机器人走出世界纪录
看呀STV2025/11/22
00:07
批高市早苗的人反遭批?野田佳彦:很危险!有错该纠!
时讯2025/11/22
00:08
野猪早高峰“打卡”南京博物院 被护栏封印
时讯2025/11/21
02:19
下一站丨12年,23000张笑脸,定格老人幸福时光
下一站2025/11/20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0:10
中方代表:日本没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时讯2025/11/19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2025/11/18
01:19
10天找5名美女陪玩!男子骗吃骗喝白嫖女伴
案件聚焦2025/11/18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3:45
记者观察:“退休市集”不退休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时讯2025/11/17
00:08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时讯2025/11/17
00:09
吴石、陈宝仓、聂曦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时讯2025/11/07
05:54
心在一起 便是团圆
看呀STV2025/10/05
03:31
上海老底子:传呼电话 岁月回响
影像上海2025/09/29
00:12
“馆长”对比两岸处理堰塞湖:台湾为什么做不到?
时讯2025/09/28
00:42
小猫窜入车流 上海交警“英雄救喵”获盛赞
看呀STV2025/09/23
00:12
时隔24年!陈浩民和苑琼丹再扮哪吒母子
时讯2025/09/01
00:09
悬赏上海一套房寻子!孩子母亲:有7人主动认亲
时讯2025/08/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