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坊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不少上海人得过“湿”病!近期高发!医生提醒→

2024-06-20 12:02:06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德翔
申城入梅首日,

“暴力梅”就来势汹汹,

各区普遍出现了中到大雨,

局部暴雨。

其中雨量最大的是金山站40.5mm,

徐家汇站相对弱一些为23.0mm。


阴雨绵绵的梅雨季,

除了体感“呴势”“粘嗒嗒”,

还要警惕——

"梅雨病"很容易找上门!

网友中有“老病号”

已经打开空调除湿,

或拿出除湿机“抗梅”。


梅雨季小心防止生“癣”

上海专家提醒


医生介绍,梅雨季节,

正适合于真菌生长繁殖。


据统计,上海每年大约有46.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等,患者会出现丘疹、水泡、鳞屑甚至糜烂症状。

徐佳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 :

皮肤病方面,有一些患者习惯穿着拖鞋或凉鞋,洗完澡以后,脚部进水要及时擦干。


此外,天气变化

可能会影响肠道蠕动功能。

贪凉或者吃隔夜食物,

也容易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不适。

对此,医生建议,

肠胃脆弱的人

最近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并调节饮食。

任佳慧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

要注意把食物洗干净,特别是生吃蔬果,一定要洗干,避免吃到霉变的食物。另外就是冰箱里的食物不要存放太久,吃东西也要煮熟煮透,尽量避免吃生食。如果在梅雨季出现胃肠道症状的话,及时就医。


私密部位也发霉了?

这些“神器”慎用


除了皮肤病、肠胃病、关节炎等,

还有一种在梅雨季高发

却又常常让人羞于启齿的病

——阴道炎

女性朋友也千万不能忽视!


最近,浙江杭州31岁的美美(化名)来到浙大一院妇科。在医生面前,她面露难色、不敢坐下,时不时夹紧双腿用力摩擦……


原来,从去年6月的梅雨季开始,反反复复的私处瘙痒就像是“磨人的妖精”,让美美苦不堪言,到了今年的梅雨季,这老毛病又加重了,内裤总是湿漉漉,还带着黏稠、豆渣样的分泌物。



经过医生检查,

美美被诊断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而且近1年内反复发作4次以上。


医生介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CC)”就是大家口中的“霉菌性阴道炎”,这个菌其实是条件致病菌,正常女性阴道内也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不会引起症状。


那么,

美美怎么会得上这病的?

起因竟是因为

——太爱干净?!



因为爱出汗,夏天的时候美美喜欢剃掉私处的毛发,并经常用洗液清洗;自从去年“痒”起来之后,她又囤了几十盒一次性内裤。用过就直接扔掉,她觉得既方便又卫生。


不仅如此,她还买下好几个月的“姨妈巾”囤在卫生间,旧的还没用完,又囤了新的,之后新的、旧的掺在一起,用了过期的“姨妈巾”之后,让瘙痒进一步加剧。


以为爱干净的美美,

殊不知这些行为,

却给霉菌提供了生长的最优条件——


洗液冲洗破坏了弱酸环境;她购买的一次性内裤以无纺布为主要原料,透气性和吸湿能力不够,极易滋生微生物;此外她还喜欢“剃光光”,把原本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破坏掉了。


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失眠熬夜也是常态,导致了美美的全身免疫能力下降。当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阴道内原本弱酸性的环境发生改变,更适宜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它就会“作乱”。


医生提醒

↓↓↓

梅雨天滴滴答答,最容易滋生细菌真菌!女性朋友平时可以穿着莫代尔、纯棉等透气性较好的内裤并勤更换,此外不要轻易脱毛、保持私处干燥,多多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果出现不舒服,不要图一时方便自行用药治疗,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明天的雨怎么下?

申城未来天气趋势


申城阴雨天气正在进行时,今天半夜到明天上午阴有阵雨或雷雨,累积雨量大雨到暴雨,可能会给上班、上学的小伙伴带来诸多不便,请备好雨具,注意交通安全。明天中午前后雨水趋弱,转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吹西到西南风,风力4~5级。气温较今天略高,在24-29℃之间。相对湿度95%~70%。


上海未来天气趋势图中,

“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看不到头……

接下来十天,降水强度时强时弱,阵雨或雷雨天气不少,气温方面,未来一周会有小幅回升,总体在24~32℃之间,体感潮湿、闷热,是梅雨季典型的“呴势”体感。


梅雨季才刚刚开始

坊友们要记得身边常备雨伞

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照顾好身体

也照顾好心情!



记者:李德翔

综合上海天气发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李丽洁

视频:许露露


编辑: 李丽洁
视频编辑: 许露露
责编: 李丽洁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雨季湿疹肠胃病阴道炎防霉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3
美日达成15%关税协定 谁是“赢家”?
子午观潮2天前
00:32
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企业参观学习时意外溺亡
时讯3天前
00:07
泰国代总理:外交降级!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大使
时讯3天前
00:09
中美将在瑞典进行经贸会谈 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时讯3天前
00:09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降到15%
时讯3天前
00:12
2025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时讯2025/07/22
01:11
虚假警情通报引发百万次恐慌转发 黑手如何斩断?
东方快评2025/07/22
01:25
求证:90后活不过70后?揭开数据骗局的把戏
求证2025/07/21
00:08
拟推个人赴朝旅游 韩国称正推进对朝政策改善​
时讯2025/07/21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18
感染基孔肯雅热及时就医 切记告诉医生这两件事
时讯2025/07/20
00:07
为期3天 伊俄宣布:明起在里海举行海军联演
时讯2025/07/20
00:39
佛山累计报告1199例基孔肯雅热 多区发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08
越南多名前国家领导人被解除党内职务
时讯2025/07/19
00:07
确诊1199例!佛山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2:04
工信部:信息通信业平稳运行 5G用户普及率超79%
权威发布2025/07/18
07:25
杭州余杭自来水变“臭水” 居民用水为何“失守”?
新闻放大镜2025/07/18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