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上海,现象级文博大展频频火出天际,除了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以外,大量因现象级大展带来的爆款文创,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流量。文创收入创纪录的达到4.4亿元的上海博物馆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余温犹在;正在浦东美术馆热展的“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大展,也创造了文创销售四千万元的纪录。今天的《上海“新爆款”》就去看看上海何以爆款文创频出?
在浦东美术馆文创店,炸毛梵高、紫老头莫奈,每天一上架就遭秒抢,热潮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
一位来自贵州的观众拿着刚买的玩偶,欣喜地说:“真是很可爱,又是自己喜欢的画家,还可以挂在包包上。”浦东美术馆文创商店店长沈静透露:“这两个玩偶销售高峰时一天能卖两千只左右,平淡时也有八百到一千二百只,每天都需要补货。”
南京观众余小姐,在文创店里 一口气买了1200多元,从玩偶、冰箱贴、到包袋、笔记本,装了一大袋。“怕看完展览就买不到了,所以先来买,等会儿还要大包小包提着去看展。”
奥赛展中的明星展品,是首次来到中国的梵高名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在230款文创中,有近四分之一都是围绕“梵高”这个IP来研发。记者指着手中的冰箱贴介绍道:“你看,梵高的卧室被完美浓缩在这款小小的冰箱贴中,不仅复刻细节非常细腻,上面滑动一下,还能看到一个奶油色的梵高调色盘。”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深受游客喜爱,平均每天能售出800个以上。
00后设计师陈杰妮,在展览开幕的半年前,就开始深入研究梵高本人和画作,每件文创的设计都在细节上动足脑筋。浦东美术馆文创设计师陈杰妮手持她设计的拍立得冰箱贴介绍道:“这个设计很巧妙,可以这样抽拉使用,就像亲自为大师拍下一张照片的感觉。它还可以分开单独吸在冰箱上。”
自6月19日奥赛展开幕以来,文创总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万元,品类丰富度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比如奥赛水桶包 共有四种颜色,分别来自雷诺阿、德加、西涅克、博纳尔的画作,再随意搭配一只梵高、莫奈的小玩偶,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爆热度。浦东美术馆副馆长赵云峰认为:“文创是一种情绪价值,是一种场景消费。观众看了展览,结合文创产品,更想把艺术作品带回家。”
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和展览,都意识到了文创的破圈力量。已落下帷幕的古埃及文明大展,相关的文创商品,依旧在上博热卖。张女士拿着手中的法老玩偶,忍不住赞叹:“你会觉得它是好Q好Q的法老,就是一眼就想买的那种!”蔡小姐也展示着自己的收获:“今天买了两个荷鲁斯之眼的冰箱贴,想给朋友带点埃及展的东西作为礼物。”
古埃及文明大展共吸引了277万观众人次,文创收入创纪录的达到了4.4亿元。像这款很火的法老干发巾最初是作为披肩设计的,后来设计师增加了暗扣,成了干发巾。热销后,很多网友发了戴着干发帽逛展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二次传播,又带动了一波销售。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王添佳笑着解释道:“每个把这款产品买回去的人,都可以在家里做自己的法老,这也是一种情绪价值的提供。”她透露,当时产品太受欢迎,“工厂都在加班加点,机器都已经‘踩冒烟’了。”
还有这款猫神冰箱贴,则因为制作工艺问题,曾出现了错版。设计团队通过与用户的积极互动,干脆“将错就错”,让错版也大受欢迎。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设计师丁大家表示:“年轻人很喜欢在社媒平台上分享消费体验,所以我们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分享和信息。”
早年,博物馆小卖部,卖的基本是销售展览图录以及文物复仿制品。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如今的上博,则牢牢抓住了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迫切心理,让文创有了更多新爆款。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冯炜感慨:“以前我们只做产品,不考虑客人的共情。现在我们会考虑客人拿到产品后的情感链接。”
上海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指挥部执行指挥李峰指出,如今的参观者并不仅仅满足于走进来看一个展览,他们需要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看似是小品,但实际上蕴含着巨大能量,它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就是说,我们要把博物馆带回家。”
《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超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除了高质量的文博大展外,艺术化的美感、精良的品质与价格的平衡,正是成为沪上文创爆款频出的关键。文创产品持续破圈升级背后,是文博场馆不断扩宽边界的探索,是文化体现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更是文化产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
编辑: | 张予洋 |
视频编辑: | 王岑峰 |
摄像: | 张鹰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