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
是视障人士出门的 “导航神器”
但小坊一直有个疑问
↓↓↓
人行横道线(即斑马线)上
没有盲道
他们怎么过马路?
最近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
晒出了一张照片
↓↓↓
据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
在上海的一条马路上
过街斑马线上出现了盲道
网友还配文称
“盲道连通了,为徐汇点赞”

这张照片发布后
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
有网友对此举点赞

也有网友发出反对声

在斑马线上设置盲道
是创新之举?
还是多此一举?
网友各持己见
为此
坊记在上述照片的拍摄地
广元西路乐山路路口看到
马路宽度仅有20多米
在斑马线上确实多了一条盲道

周边居民对于这条
斑马线上的盲道
感到比较新奇
并表示是最近新建的
路人:这种斑马线上的盲道我还没看见过。
路人:对这个措施还不是最了解,但现在有这个措施很好,能给视障人士提供方便。
路人:刚刚发觉,原来好像没有,这个蛮好的。
路人:我觉得斑马线上设盲道挺好的,过去,像我这样视力残疾二级的视障人士走斑马线过马路还是有点怕,此前发生过很多次在斑马线上不小心摔倒的情况。现在有盲道了,方便了视障人士,在行走的时候不容易摔倒。
这条盲道是否能让
视障人士更安心的过马路
坊记邀请了视障人士
对此段盲道进行测试

受访者毛毛表示
能起到一定作用
受访者毛毛:我感觉这个盲道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但是
毛毛刚开始走在盲道上时
因为触感条不够明显
没走几步就偏离了盲道
受访者毛毛:我感觉走起来,触感不像人行道上的盲道这么明显。

202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没有明确“必须在斑马线上设置盲道”的规定。
同年实施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也没有“斑马线上设置盲道的”直接的相关规定。
因此,对于斑马线上的盲道触感条需要凸出多少,在施工标准上也没有明确要求。

有视障人士表示
在横道线上没有盲道的情况下
他们主要依靠声音来过马路
在城市中心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
和集中就读学校周边的
人行横道交通信号设施
应当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
受访者毛毛:
我觉得如果这边的红绿灯能有声音提示,那对于我过马路就会更方便。不需要在他人的提示下,我就可以判断这个是红灯还是绿灯。
在一些环境音嘈杂的场所
如果仅从声音判断
还是会对视障人士
能否顺利过马路造成影响
有时候即便是顺利的过了马路
对于自己是否真的走在斑马线上
视障人士也是难以知晓

如今,斑马线上有了盲道
能让视障人士过马路更安全
受访者毛毛:斑马线上的盲道能把我带到马路对面,不至于让我走的特别歪。
任铮浩上海市盲童学校教师:在一些特别复杂的环境下,我其实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的直线。长期以来,过马路是我们出行中非常大的障碍,很容易就过斜掉。现在有这样一个方向的指引,我觉得对于视障人士的出行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市盲童学校老师认为,斑马线盲道的推广,前提是精准解决视障人士的实际过街痛点,而非追求形式上的“全面铺开”,希望相关单位可以科学规划,使之和过街音响信号等其他无障碍设施形成有效联动。
任铮浩 上海市盲童学校教师:
目前,人行横道的盲道是没有任何标准的,所以怎么做也会有其他方面呃考量,比如说尽可能让车辆不太过振动。
好消息
↓↓↓
就在坊记采访的当天
乐山路路口的红绿灯
多了提示音

专家建议,无障碍设施建设可优先以盲童学校、眼科医院为试点,探索形成可推广的“无障碍环境过街”模式,为视障群体铺设更为全方位的“盲道”。
韩志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残障人士友好理念,但如何把这个残障人士友好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设备上面,不宜投入大量的力气去做盲人设备,不要盲目扩张。在斑马线上做一些设备,我觉得全面铺开是比较困难的,也需要很高的维护成本,残障人士也未必派得上用场。我们有导航犬、机器人,可以用这些技术更好地支持盲人和残障人士的活动。
如果您也有急难愁盼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

两种途径帮你呼叫
同心服务坊记团
①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左上角二维码
即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进入报料专区
②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下方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求助、咨询、意见、建议
同样一键直达

-END-
| 编辑: | 小门耳 |
| 摄像: | 孙翱 |
| 责编: | 金莹莹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