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呀STV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上海国际艺术节 探讨AI时代城市文化发展与创新

2025-10-21 11:48:54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AI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主题内容板块之一,10月20日,以"AI时代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国际对话2025"活动在静安区举行。



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中国的专家学者,从城市文化、艺术智创、文化遗产、公共文化等方面,提出文化模型,分析消费动力,为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性突破、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根据OECD的研究报告,2015年至2023年,全球对AI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增加了两倍,从31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980亿美元。


当前,AI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战略重点。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应该在贯彻国家战略,推动城市文化升级方面走在前列。


本次论坛顺应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一前夕视察上海时提出的上海要“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的要求,邀请国际组织、政府机构、高校智库、文艺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各界代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浪潮下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路径,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果,为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性突破、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贡献智慧。



论坛采用主题演讲、专家对话、专项发布、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聚焦世界范围内城市文化建设的共性问题,以多元交流、多维聚力赋能城市的创新性突破、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



主题演讲环节,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从AI驱动产业变革的观念更新、要素配置、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分析其为行业实践与公共决策带来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他认为,“促进AI驱动文化产业变革的时候,如何更好促进国内和国际的合作,我认为这既是AI驱动文化产业变动的根本需求,也更是上海应该做的必答题,这也是上海的优势、上海的基础、上海的城市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结合AI在上海城市规划、空间形态建设方面的精彩案例,分析AI+对上海城市文化生态的多重影响。他建议,在当下应该最新数字技术用在上海各个旧城区的复兴上,通过数字让老街区“开口说话”,他说,“现在也不需要二维码的,现在的技术只要扫这面墙,这面墙就会来说它的历史故事,就像二维码一样的,我们现在马上就可以激活,用这些最新数字技术把上海的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好,不要失掉了,把这个称为会对话的有温度的老街坊”。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文改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书生,从国家战略与数智驱动的宏观层面,分析AI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的内生因子及激活路径。他介绍,当前数据开发利用面临的急迫问题有三个:数据对外释放量少、数据分享动力不足、数据流通效率欠佳,这些都是推动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大宁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宁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毛立鹏,结合区域实践,分享功能区以“融合”为核心逻辑,以AI赋能“视听静界·π空间”“美创静界”建设,推动产业与城市的深度共生的发展路径。



此外,欧洲艺术节联盟荣誉副主席保罗·杜雅尔丹,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亚洲区秘书长文亨硕,马赛世界音乐国际学院创办人、院长玛格丽特·德舍诺,还从多元世界中的城市文化和数字智能、AI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播、 AI结合艺术重建社群联结等方面,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下AI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创新的国际经验。


学术前沿与案例分析环节,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文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哲学和伦理基础,及其对科技与人文多个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


美中国际商务高级研究院院长、教授夏善晨,结合地缘文化研究视域中上海与纽约的江河对话,分析AI时代跨文化的趋势、交流与合作。



美国盛夏舞台及查理帕克爵士音乐节负责人普莱西亚·桑塔纳,以及法国艺术节(联盟)总监亚历山德拉·鲍伯斯,结合资深从业经验,分享了AI在艺术节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多重角色,上海万生华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程,则以山西古建筑数字资产开发应用与生态的精彩案例,分析了AI对于发扬传统文化尤其在灵活创新文化传播路径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



不同切入点的演讲与对话,带来一次次精妙的观点碰撞,论坛权威发布环节,则凭借广博前沿的跨学科视角掀起新的头脑风暴。


会上还发布了《“人工智能+”文化大数据技术服务大模型及应用》、《AI+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集聚与全球图谱》、《从“实至名归”到“名至实归”—数字中国视角下的南京文学之都建设实践》、《数智图景--上海艺术家的地理分布与变迁(1912-1948)》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成为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引发与会嘉宾热情关注与积极讨论。


在AI发展日趋成为当下城市文化建构与文化生活一部分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次论坛进一步凝聚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合力探索城市文化的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路径,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经验与“上海样本”。


本次大会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宣传部等主办。所在的举办地位于静安区大宁功能区,这里“生产+生活+生态”三维共生的产城融合基底,为AI技术落地、产业集群成型提供了“硬载体”与“软环境”。围绕“科创引领、文创赋能、双界突破”,大宁正在着力建设“视听静界·π空间”和“美创静界”美妆健康创新生态社区,以AI为纽带,让“科创+文创”的融合从“概念”走向“落地”,不断探索AI时代产业融合与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吟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城市AI数字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3天前
“AI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长三角校长论坛举办
看呀STV3天前
01:14
苹果CEO库克: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最让我惊叹
看呀STV2025/10/18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2025/10/17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2025/10/17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025/10/16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2025/10/15
世界城市日:2025城博会即将在沪举行
看呀STV2025/10/15
01:03
《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岛内媒体关注 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15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
时讯2025/10/14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将于10月13日在沪举办
看呀STV2025/10/10
01:56
请收下这份来自院士校长的开学锦囊
看呀STV2025/09/24
AI赋新 GI永续 台达即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
时讯2025/09/18
10:35
人工智能AI猛袭,孩子的未来难料?专访顶尖大佬
義见2025/09/18
02:27
这些就医常见痛点 人工智能一口气解决了!
看呀STV2025/09/16
WAIC2025智能社会论坛举行
看呀STV2025/07/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