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山西省绛县横水镇,一次因盗墓引发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开了一个被历史长河彻底湮没的古国面纱——倗国。这片规模宏大的墓地埋葬了1299座墓葬,跨越了至少八代倗国国君,但其国名与其君主“倗伯”,在文献中不见任何记载。
墓地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号和二号大墓,令人惊讶的是,最大的一号大墓不是倗国国君,而是一位名为“毕姬”的国君夫人。更加颠覆认知的是,她的墓葬规格竟远超夫君倗伯的墓葬。在一个礼制森严、男尊女卑的西周时期,这种现象极为罕见,也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
青铜器铭文清晰地揭示,毕姬出身于周王室的三公之一,毕氏家族,为姬姓,而她与倗伯的结合,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不仅如此,其它青铜器铭文还表明,倗国还与如“芮国”等重要封国通婚。这张紧密的联姻网络,证明倗国虽是小国,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族属背景,在西周的政治格局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倗国来自商王朝鬼方的后裔,与周王室、与显赫的毕公家族、与邻邦芮国的多重联姻,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姬姓的“异姓”小国,通过自己的政治策略,在周王朝的体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关于倗国的性质,学界大概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是周王室封国所管理的对象,另一种观点认为他就是独立的封国。结论究竟如何,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
| 编辑: | 唐春源 |
| 视频编辑: | 刘奕达 |
| 摄像: | 李响 |
| 责编: | 王琳琳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