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走进千行百业正在不断深化。近两年,各类仿生机器动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的游乐园、艺术展等文旅场景中。
黄雅洁 总台央视记者:我身后这条机甲鲸鲨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仿生鱼,它的身长约5米,体重达350公斤左右,它运用了AI算法和仿生技术,能够高度模拟鲸鲨在水下游弋的姿态。
孔壮源 上海某主题乐园生物保育员:由遥控器控制,它主要是控制方向,油门和上下浮,信号传递方式是通过什么,它有3个声呐,通过声呐的传递方式,它尾部有8个关节,通过关节处的联动带动游动,靠它的鳍的上下和内部,一个吸排水的结构来控制上下浮。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仿生鲸鲨的采购成本约1000万元,目前乐园已引进仿生鲸鲨、仿生江豚,接下来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仿生魔鬼鱼也已在实验阶段。
黄雅洁 总台央视记者:我身旁这一台机甲北极熊,它的身高是有7米6,身长是17米多,总重是达到了30多吨,它同样是采用了AI的技术,这么一看确实是比较震撼,有一种巨物的压迫感。
这台机械熊全身共包含70万个零部件,面部集成多个精密可动轴,依靠传动算法,驱动眼睑、嘴唇等部位,模拟面部肌肉运动。
李洪林 上海某主题乐园文化演艺部工作人员:整个熊的身体都能动,四肢的行走,还能跃起,头部以上能动,还能做出喷水喷雾的动作,还有面部表情这些。
乐园负责人表示,拥有聪明“大脑”、具备更强交互能力的仿生动物是接下来的主要方向。仿生动物在动物保护、IP打造、运营成本、知识科普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聂恒 上海某主题乐园生物保育总监:机械生物的后期运维成本肯定比活体生物要少很多,从人工费用包括一些饵料的摄食,还有能源费用上都会减轻很多,能够让更多的游客去观看到一些可能在大自然中很少接触到的一些生物物种,也希望将来能够将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呈现在更多人们的面前和眼前。
编辑: | 沈之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