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抗战启示录丨九三阅兵 这一天让世界记住了什么

2025-09-02 11:00:11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言犹在耳。


长安街的阅兵演练声震云霄,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又被西方媒体拿出来重新咀嚼。


九三阅兵到底是在纪念什么,中国力量对于世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10年前,我们第一次举行了九三阅兵。10年过去了,西方社会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依然存在忽视和曲解,甚至刻意淡化中国战场的地位。


他们主要论调包括:将中国描绘为“轴心国受害者”或将中国视为“被解放国家”而非战胜国,将中国的胜利描绘为依赖盟军拯救。在描述同盟国关系时,夸大西方对华援助作用,淡化中国对全球战局的战略价值。


但历史不容篡改。


在这场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军民牵制了大多数日军兵力,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更有力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以偷袭珍珠港的1941年为例,当年日本在华总兵力达138万人,占当时日本陆军兵力的65%。而投放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仅为15.5万人,仅占7%。


大阅兵,不仅是对牺牲的3500万军民的告慰,更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秩序合法性的宣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提起抗战胜利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什么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9月3日呢?原因有二,一是在中国的战场,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8·15之后都还在打仗;第二,日本《终战诏书》并没有国际性的法律根据。


也正是这个原因,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确定9月3日这一天为抗战胜利日。2014年,更通过人大立法,赋予其国家仪式的地位。我们选择9月3日来阅兵,同时邀请国共两党抗战老兵、烈士遗属观礼,就是将历史记忆具象化,对抗历史虚无主义,向世界传达我们自己的历史记忆,


一直以来,西方想垄断二战解释权,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但我们偏偏要告诉世界我们有自己的历史记忆,不需要别人来定义我们的胜利。


当前世界和平面临新的挑战,武装冲突频发,一些国家试图削弱联合国的权威。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牢记使命,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捍卫者。这次阅兵展现出的实力越充分,推动国际体系在和平状态下实现有序良性变革,巩固战后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就越有可能。


80年前,我们用小米加步枪赢得了战争。80年后的今天,人们从九三阅兵中读出的,将是中国为维护和平、捍卫正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这就是9月3日的真正意义。

编辑: 秦扬轲
视频编辑: 朱声波
责编: 赵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九三阅兵抗战胜利纪念日国际秩序二战历史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0
张维为:游击战 非对称战争中的灵活战术体系
这就是中国2天前
02:48
中国九三阅兵,外媒如何评价?
环球交叉点2天前
00:09
气场拉满!“中国排面”抵达越南参与阅兵式彩排
时讯2025/08/30
01:29
《论持久战》——抗战中的“孙子兵法”
东方番茄酱2025/08/30
00:13
美军计划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9
02:02
中方对联黎部队任期最后一次延长表示遗憾
环球交叉点2025/08/29
00:18
坐高铁!过生日!中国最高形式元首外交成就佳话
时讯2025/08/29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2025/08/28
01:44
校园指定外卖平台引争议 管理和权益该如何平衡
子午观潮2025/08/28
00:33
三部门为何出台稀土新规?林伯强:查流向 堵漏洞
子午观潮2025/08/22
01:24
拒绝中国战后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想碰什么瓷
子午观潮2025/08/22
02:12
九三阅兵有哪些看点?王强:读懂这些“首次”
子午观潮2025/08/20
00:50
彻底缓和南北关系 李在明还需要做些什么?
子午观潮2025/08/20
00:46
林民旺:王毅访印 中印关系正常化重要里程碑
子午观潮2025/08/18
00:33
吕耀东:没有勇气面对历史的国家 没有未来
子午观潮2025/08/15
10:42
看海识风丨日本为何选择在8月15日宣布投降?
看海识风2025/08/15
01:09
夜线快评:与其教育消费者,不如多接受市场教育
夜线约见2025/08/10
00:10
普京要给CIA高官勋章?后者儿子为俄作战阵亡
时讯2025/08/09
00:32
张维为:美国既不接受中国崛起 又缺少自我反思
这就是中国2025/08/05
12:55
央行金融八条落“沪” 释放何种信号?
看懂上海2025/06/1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