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文化霸权冲击,中阿文化传播如何摆脱“第三方滤镜”、实现有效突破?
9月22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针对现场观众这一提问,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分社副社长侯赛因先生坦言,西方长期凭语言、技术优势主导舆论场,但中阿早有应对,中国1949年、埃及1952年后推进国有化,建立本土影视工业、培育思想家,马哈福兹获诺奖便是本土文化崛起的明证。
来自约旦的青年学者马娜女士则强调,文化传播需先“守本”,阿拉伯人应坚守传统文化,摒弃盲目模仿,以无偏见姿态讲好真实故事。
对此,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补充称,互联网技术带来转机,中阿可通过视频直接了解彼此,无需依赖BBC、CNN等第三方渠道。
主持人何婕最后总结,既要搭建更多直接交流渠道,更要强化主体意识。这样,每个人都能成为本土文化的最佳传播者。
编辑: | 周雯飞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