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智能时代,同球共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启幕

时讯

2025-07-10 12:03:39 上海发布

今天(7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介绍大会总体安排和筹备进展情况。外交部人工智能事务协调员孙晓波、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若蒙、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徐汇区副区长魏兰、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瑾出席新闻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国家重大战略。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期间专程考察“模速空间”,要求上海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按照市委要求,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重点打造“5个高地”。


着力打造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


瞄准技术前沿,推动智算、语料、基模一体化布局。智算底座不断夯实,构建全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更好满足各类创新主体算力需求,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智算供给能力将超100EFlops。语料数据加速汇聚,成立全国首个专业化语料运营平台,探索“众包、众创、众筹”机制,成品语料超1800TB,发布《语料库建设导则》等5项首创标准。基础大模型迭代突破,形成“1+3”开源与商业并行体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稀宇科技、阶跃星辰、商汤科技聚焦开源、AI Agent、多模态等加速商业化落地。


着力打造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


实施“模塑申城”工程,聚焦“5+6”重点领域,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垂类模型加快落地,建设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国家AI示范应用基地,累计8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科学智能深化布局,实施“百团百项”,加速AI4S创新成果落地,“伏羲”气象大模型、“启明星”蛋白质设计模型等行业领先。具身智能加快量产,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公版机“青龙”,发布全球首个具身运动大模型“龙跃”,赋能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场景。


着力打造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集聚地


市区协同建设高能级产业载体,以徐汇“模速空间”、浦东“模力社区”为核心,形成“一东一西、一软一硬”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如:“模速空间”聚焦模型生态,周边集聚500余家“AI+”企业;“模力社区”瞄准具身智能和垂类应用,集聚了AI企业近200家。提供全周期融资支持,以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市级人工智能母基金为引领,聚焦算力、语料等要素设立功能性子基金,联动区级基金打造“种子期”到“成熟期”的融资供给体系。


着力打造年轻活跃的创新创业首选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培育造就AI创业者队伍,组建上海创智学院,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创业团队;推动1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19所高校开设AI相关专业。加快建设AI人才梯队,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完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加速高端人才集聚,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AI人才支撑格局;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1/3。构建全链开源生态,引进阿里魔搭、开放原子基金会等建设线上开源社区,累计开放4200亿Token文本和1TB视频图文数据,进一步降低AI创业门槛。


着力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


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形成了专项规划引领、地方立法保障、领域政策支撑、伦理治理协同的立体化制度框架。持续优化治理体系,落实《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加快修订《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成立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等平台落地运行,已与38个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国际AI产业对接与技术交流。



深化全球人工智能开放合作


高水平办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全球人工智能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上海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吸引了6000余名海内外顶尖专家、25亿人次线上参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顶级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国际关注程度更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亲自关心,在多个场合向全球发出邀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度,各项筹备工作正按节点有序推进。



本届大会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7月26至28日在浦东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地同步启幕。围绕“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设置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5大板块,全面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聚焦国际化


聚焦国际化,百场论坛群贤毕至,共探智能新未来。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按照“1+1+2+10+N”架构焕新呈现,即: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科学前沿、发展安全2场全体会议,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全新推出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邀请国际大咖、顶尖企业CEO和青年新锐,围绕大模型进化、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热点话题开展思想交锋。目前,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等。


聚焦高端化


聚焦高端化,展览展示规模空前,集聚硬核新产品。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50%;特别是,国内数十家AI龙头链主企业,西门子、施耐德等60余家头部外企,30余家央国企等将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聚焦年轻化


聚焦年轻化,奖项议题全新升级,激发青年新活力。SAIL奖吸引全球240个项目参评,国际项目占比达17%;青年优秀论文奖征集论文近200篇,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9岁,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达79.4%,彰显青年的创新潜力。今年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聚焦专业化


聚焦专业化,创新孵化精准对接,培育产业新生态。全新设置“创投孵化”板块,组织海内外200余个初创项目开展路演,百余家投资机构现场对接,提供需求发布、方案撮合、投资匹配为一体的投融资服务。全面升级智能体验,策划WAIC城市环游记,打造“生活智能环、城市服务环、产业生态环”,组织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应用新体验;同时,依托上海产业地标及同期特色活动,为与会嘉宾打造专属“AI上海行”,搭建更多产业合作平台。



编辑: 王力维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37
上海如何当好AI“尖兵”?
看懂上海3天前
02:31
应届生“0经验”,如何在简历上凸显亮点?
时讯2025/07/07
00:35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血铅异常 家长疑惑为何数值不一
一眼看天下2025/07/06
00:09
欧盟对华下重手?中国:对等限制!
时讯2025/07/06
00:09
“美国党”真要建?马斯克发起新政党支持投票
时讯2025/07/05
00:12
列车滞留3小时 男子砸窗通风!官方通报详情
时讯2025/07/05
00:07
美国超离谱世界锦标赛!300只“霸王龙”集体狂奔
时讯2025/07/04
01:34
独家探营淮海路上新医院 大华医院来了
看呀STV2025/07/03
00:58
云南苍山菌子被游客薅秃?“躺板板”警告非玩笑!
东方快评2025/07/03
00:29
K1373次旅客列车浙江境内脱线 铁路部门通报
时讯2025/07/03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7/01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3:49
用“魔法”打败“魔法” 上海探索算电协同以算补能
东方新闻眼2025/06/23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抓住人工智能黄金发展期?农工党中央在沪苏两地开展重点考察调研→
浦江同舟2025/06/12
00:28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怎么干?构建“1+4+N”
权威发布2025/06/03
02:35
开门征集金点子!上海“十五五”规划问计于民
东方新闻眼2025/05/07
市场监管总局: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向新向好
时讯2025/04/21
工信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功能边界 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时讯2025/04/17
00:24
上海今年将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
时讯2025/04/15
00:42
上海:“市级科技创新券”赋能 企业最高可享30万元算力补贴
时讯2025/04/1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