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字号,大家的常规印象会是历史悠久,老年人才会喜欢的品牌。如今,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上海的老字号们凭借创新产品、健康工艺和跨界融合,吸引着年轻客群。
这大半个月来,老字号德兴馆广东路总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年轻面孔不少。他们一到店,就对上了“暗号”:“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
这是演员肖战在某谍战剧预告片中的台词。这个片段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后,德兴馆的焖猪蹄就红出了圈。有南京游客表示是冲着台词来打卡的,还有海南游客是受朋友——肖战的粉丝所托前来代购。
这波意想不到的流量让德兴馆的焖猪蹄销量从平时的每天两三百斤激增到每天两千斤,顾客中的年轻人群也从两成增加到了五六成。上海德兴面馆有限公司副经理王丰表示,自9月8日起,门店销量骤然翻倍。
创建于1878年的德兴馆是上海本帮菜的发祥地。焖猪蹄作为其招牌菜,单焖煮就要四到五个小时,焖好后还要拆骨,再在冰箱里冷藏一定时间后才能端上桌。而在认真品尝了偶像同款美食后,不少年轻人都被老字号的美味征服了味蕾。一位海南游客赞叹道:“它一抿就在嘴里化开了,但胶质部分还带着Q弹的感觉,很奇妙。”
捎带着德兴馆的其它本帮经典菜肴也收获了一波“自来水”。一位苏州游客点评道:“八宝辣酱应该是地道的本地菜,还有素鸭,味道也都挺不错的。”
而德兴馆也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流量,转变为主动从热度中寻找新的机遇。王丰表示,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宣传,从热度中寻找新机遇。
和德兴馆焖猪蹄的意外走红不同,老字号沈大成新推出的小煤球鲜肉月饼,则从研发之初就是奔着“爆款”去的。
沈大成第五代非遗传承人沈晓龙介绍,这款新品的灵感来自老上海弄堂里生煤球炉的生活记忆,他们希望复刻这种怀旧感。月饼外皮加入墨鱼汁,形似煤球,个头也缩小到30克左右,方便食客一口一个,酥皮搭配鲜肉馅,广受欢迎。
果然,新品一经推出,沈大成总店每天能卖出一两万个。从去年重阳节的酒香重阳糕到今年清明的刺毛青团,再到这次的小煤球,沈大成深知,老字号更需要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打动更广大的消费群体。
沈大成第五代非遗传承人沈晓龙指出,自咸蛋黄青团成功打开市场后,行业就迎来了新机遇。因此,沈大成正积极投入创新,旨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关注并喜爱老字号与传统技艺。
同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老字号老大同,也瞄准了年轻人的喜好搞新品。他们推出的米乳系列是用新鲜磨出的米浆制成的饮品或冰淇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广受好评,销量节节攀升。一位消费者说:“我在小红书刷到过这家用大米做的冰淇淋和饮品,被吸引过来尝尝。”另一位则表示:“之前没喝过这种饮品,搜索后才发现,它原来是一家有历史的百年老店。”
最高峰时,这家门店每天能售出1000多份米乳系列新产品。老大同手作工坊门店店长王毓文说,希望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重新认识大米。
上海拥有众多老字号,黄浦区更是以拥有96个中华老字号以及25个上海老字号,集中了其中的半壁江山,为此,区里也在引导老字号主动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精准对接。黄浦区商务委副主任鲁建立表示,政府正引导老字号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管理、开发新品,赢得年轻人喜爱。
事实上,老字号屡次破圈并不是偶然,要让消费者心仪,就要准确踏准消费节奏,与时俱进,以创意对接新消费,守正出奇,老品牌才能历久弥新。
编辑: | 张予洋 |
视频编辑: | 王岑峰 |
摄像: | 夏寅飞李刚查家旻张琦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