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求证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腾讯AI搜索姓名就能“开盒”?

2025-07-02 21:33:55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微信AI搜索姓名就能“开盒”?


近日,有网友反映,用微信AI搜索自己的名字,会得到一份个人信息集纳汇总,内容涵盖曾参与的活动、获得的奖项等内容。部分信息附带引用链接,大多数是微信公众号推文,而在推文内出现姓名时,自带蓝色超链接,点击即可一键浏览个人经历。



对此,腾讯方面今天对媒体表示,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相关公开信息,不涉及用户隐私信息。根据用户近期的相关反馈,微信搜索将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依法处理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



今年2月,微信搜索上线“AI搜索”功能,并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介绍,当前开启搜索功能的大模型,与传统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式相似,通过网络爬虫工具,在不违反协议的前提下抓取信息。如果平台越界抓取或使用,的确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


法律专家:公开信息也可能被越界使用


记者尝试搜索自己的名字,发现AI生成的信息,虽不涉及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但整合后的信息,足以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数字画像”,这种利用公开信息拼接的内容是不是涉嫌侵犯隐私?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张继红表示,要判断AI整合的信息是否侵犯隐私,关键要看信息来源是否合法、处理方式是否合规。即便是公开信息,也必须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合理使用”的原则。对公开信息的二次加工也存在法律边界,比如:如果对公开信息进行组合推理,关联到手机号、住址等内容,则可能触发“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条款;如果相关信息被用于商业营销、信用评级等,也存在侵权的可能。张继红说:“AI工具的开发者、运营方,若在处理过程中未遵守相关规定,未取得用户授权,未做去标识或匿名化处理,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风险。”


AI整合个人信息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被整合好的个人“数字画像”,本质上是对公开信息的二次整合,在降低信息可得性的同时,也放大了诸多风险。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提醒,当前的AI大模型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在整理信息时,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推理,比如,通过奖学金公示、考公考研等信息推断用户年龄、职业背景等,这会加大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肖仰华指出,要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有必要加强AI“安全对齐”训练,也就是让AI学会哪些问题可以回答,哪些问题不能回答。此外,AI大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过的信息不会“遗忘”,这可能导致负面信息一直留存。如果遇到重名的情况,还会造成信息混淆,生成不准确、甚至是虚假的内容。


公众如何应对?三招降低被“开盒”风险


1.减少非必要公开:尽量避免在网络平台公开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照片、声音等核心信息。


2. 明确拒绝授权:在发布内容时主动声明,不授权平台将内容用于AI训练或商业用途,可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3. 行使删除权+调整平台设置:若发现信息被不当抓取,可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平台删除。同时,注意关闭平台中“参与AI模型训练”的默认设置,管理好个人数据使用权限。

编辑: 杜梦渊
责编: 樊昊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腾讯腾讯ai信息AI公开个人搜索用户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03
一条视频讲清楚 带充电宝坐飞机机场怎么查
看呀STV2025/06/27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00:20
官方回应了!退休金无需缴个税!
时讯2025/06/25
00:16
爱狗VS安全?成都小区民主协商化解流浪犬争议
东方番茄酱2025/06/25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0:09
中方在北京会见伊朗新任驻华大使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0:25
军事专家预测9·3阅兵最大亮点:空中梯队
一眼看天下2025/06/24
01:28
全是高精尖!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权威发布2025/06/24
00:13
阅兵式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时讯2025/06/24
00:07
重庆发外卖新规 无堂食商家应实时展示加工过程
时讯2025/06/23
20:29
被拖下水?特朗普打伊朗原因,恐怕和想象相反
義见2025/06/23
01:26
内镜下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申康科普2025/06/13
00:53
朋友圈可查看访客记录?腾讯客服:暂无此功能
时讯2025/05/28
算法推荐乱象凸显 中央网信办督导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优化调整
时讯2025/05/22
01:50
营销获客 是如何精准获取个人信息的?
看呀STV2025/05/22
国安部提醒:严禁在涉密场所使用智能穿戴设备
时讯2025/05/13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时讯2025/04/30
00:37
外卖秒送,用户和骑手体验只能“二选一”?
夜线约见2025/04/25
08:00
《开生面》|《惊!当AI执起毛笔》
时讯2025/04/16
03:14
记者揭秘免密盗刷背后的恐怖逻辑
看呀STV2025/04/1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