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大阪・关西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在名为“华彩中国 共绘未来”的文艺演出中,西安鼓乐、陕北民歌、霓裳羽衣舞等各地的特色非遗元素陆续登台,展现底蕴深厚的华夏文化。
几千年前,中国人将竹子做成书简来记录文字、传承文明。中国馆以此为灵感,建成3500平方米的“中华书简”。黄色的外立面上篆刻着来自《诗经》《论语》以及唐诗等典籍的119句经典诗词。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中日两国都可谓脍炙人口。
除了汉字外,中国馆内还有非看不可的“顶流三件套”,开馆至今已吸引全球观众超80万人次。其一,节气轮盘。直径9米的圆盘里,循环播放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创作的动画影像,展现二十四节气里的农耕文化。其二,青铜神树。高3.96米,是现存最高的青铜器,采用3D打印技术,一比一复刻。其三,月球土壤。由嫦娥五号和六号从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采集,为全球首展,吸引各国天文爱好者纷至沓来。
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内还在陆续举办各省区市日活动,分享中国各地的人文魅力,至今已覆盖北京、 四川、吉林等20多个地区。上海日将压轴登场,在世博会闭幕前两日,即10月11日开幕。
编辑: | 沈林 |
摄像: | 孙佳逊 |
责编: | 沈林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