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多人暑期失联 高中生被缅北电诈“精准围猎”?

2025-07-17 14:20:3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陈昱卉  游玮

网传“三名黄冈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后失联”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湖北警方16日下午发布通报称,经核查,家属反映情况基本属实,已立案侦查,正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查找。



其中一名高中生的母亲近日在网络发布求助视频称,6月份,孩子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疑似在边境地区失联,手机最后定位地点位于缅北。直到6月26日也没能联系上,然后就去报了警。


据她透露,儿子此行情况一直瞒着家里,微信不回、电话也不接。仅有的一次通话中,儿子说在车站,很吵,等到安静的地方再打电话过来,但是不久就失联了。后来从另一名失联高中生的家长那里才了解到,孩子们结伴去了云南。他们在某社交平台上结识了一个“大哥”,声称去云南送一趟犀牛角可以拿到高薪,三天就可以回家。于是三个同学就约了一起去,目前也都是失联的状态。


湖北警方发布的通报显示,经核查,三名高中生于6月25日结伴抵达云南西双版纳,6月27日与家人、朋友失去联系,发送位置显示在境外。6月27日接报警后,黄州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成立专班赶赴云南开展工作。目前,公安机关正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查找。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暑假,疑似在缅甸失联的高中生,至少还有两个。他们分别来自安徽庐江和陕西汉中,一个18岁,一个19岁。综合警方和家属提供的信息来看,两人失联前都在通过网络寻找工作;失联前都没有与家人有效沟通去向;移动路径上,都是途径云南前往了缅甸。汉中失联高中生的家属,还接到了自称是“在园区内工作的缅甸人”的电话,被索要高达20万元的赎金。目前,警方正根据线索全力寻找孩子的下落。





以“送犀牛角”为代表的网络高薪招聘、失联前的最后定位在缅北、高达数十万元的赎金……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汇总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失踪的高中生,已经成为缅北电信诈骗的又一批受害者。


令人谈虎色变的缅北电信诈骗,是公安机关近年来的重点打击对象。最新统计显示,自2023年7月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了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彻底摧毁了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临近我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也被全部铲除,从而带动了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和损失大幅下降。


然而,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看到,缅北电诈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方面,犯罪集团活动的地点正逐渐从缅北向老挝金三角、柬埔寨 戈公省等地转移,这些地区的地形更为复杂,监管更为薄弱,使得犯罪行动越来越隐蔽;另一方面,电信诈骗分子更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布所谓高薪招聘信息,还会使用AI合成、声纹克隆等技术进行伪装,诈骗手段也越来越花样翻新。



值得一提的是,涉世未深的高中生群体,正在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精准围猎的对象。犯罪分子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短板、行为习惯和日常需求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把握,从而量身定制了种种骗局。比如,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较为常见的“暑期兼职”“游戏代练”等信息,背后可能就隐藏着电信诈骗的陷阱。


针对这些新情况,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打击行动?高中生这一群体又该如何加强自身防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学者鲍志鹏表示,相关案件的发生,说明电诈集团的猖獗没有低头的趋势,更展现出全社会在青少年保护链条上的深层裂痕。各方信息显示,电诈集团的犯罪技术手段正在不断迭代升级,诈骗平台、诈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这些都给跨境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犯罪集团编织的“高薪神话”“暴富神话”,都是精准围猎年轻群体的套路,让他们防不胜防。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需要家庭和学校加强反诈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网络平台在内容审核、风险预警、用户保护等方面提升主体责任。总之,根治电诈毒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国一域之事。只有从源头入手铲除电诈骗局滋生的土壤,才能让犯罪之手无所遁形,才能为年轻群体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 陈昱卉 游玮
责编: 金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缅北电诈青少年诈骗缅甸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6
湖北3名高中生赴云南后失联!警方通报
时讯2天前
00:07
美联邦上诉法院驳回“9·11”主谋认罪免死协议
时讯2025/07/13
00:26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时讯2025/07/12
00:49
19岁高考生填志愿后失联 最后定位在云南边境!
时讯2025/07/12
00:08
19岁高考生找暑假工后失联 疑被诱至缅甸
时讯2025/07/12
00:11
点名菲律宾!王毅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
时讯2025/07/11
00:09
掌控约2000人武装!白应苍:在果敢大家只认白家
时讯2025/07/11
00:26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
时讯2025/07/10
00:21
广州模特赴泰拍摄被骗至缅甸拘禁 警方介入调查
时讯2025/07/03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2:14
毕业典礼食堂阿姨叮嘱“好好吃饭” 打动万千学子
时讯2025/06/23
00:10
美代表安理会上大骂以色列 话音刚落发现搞混了
时讯2025/06/21
00:33
女子下单LABUBU盲盒 卖家跑了钱也没了
看呀STV2025/06/18
00:09
印度飞机坠毁前发出求救信号 莫迪发声
时讯2025/06/12
00:15
台湾网红“馆长”与台胞在直播间说心声 还学说上海话
时讯2025/06/11
00:11
藏海传在台湾火疯了!网红“馆长”:现在是台湾追大陆剧
看现场2025/06/11
00:08
洛杉矶街头“浓烟弥漫”!加州州长回应遭警告
看现场2025/06/09
00:09
洛杉矶之后 纽约也乱了!超20人被捕
时讯2025/06/08
00:11
中国游客京都遭袭 我驻日使馆发声:严惩凶手!
时讯2025/06/0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