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黄玉峰校长:在AI时代,更要好好读书

海外路路通

2025-09-29 18:22:3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梁萍

在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你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


教书58年的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曾以“教育中‘人’是怎么不见的”为题,发表过一场跨界演讲,掷地有声。十多年后,他依旧不断追问:在阅读的过程里,消失的究竟是书,还是人本身?


带着这个问题,他翻出两篇100年前的小学生作文,和我们一起对照今天的语文教育。


点击观看直播全回放👉 海外路路通 | 对话名校长:你有多久没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Q:您提到过“教育中‘人’是怎么不见的”,这和我们今天聊的“读书”有关吗?


黄玉峰:接到《海外路路通》的邀请后,我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不太乐观。很多孩子好久没有读完过一本整书了,每天都在作业圈里挣扎。2008年,我讲“人是怎么不见的”时,问题已经很严重,如今更甚。那时还没有“内卷”这个词,现在“卷”成了社会共识。



Q:所以您特地让我们看看100年前的小学生作文?


黄玉峰:对。比如《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这本书,蔡元培先生审定的。你看其中一位小学生对《兰亭集序》提出异议,认为东晋偏安妥协,轻叹不肯有为。他写得义正辞严,用文言批评得很透彻。


还有一篇谈选举的文章,小学生能把汉代与当代制度进行比较,甚至直指“今之选举,多为金钱所买”,呼吁整顿制度。这是何等的气魄!没有广泛阅读、没有历史纵深感,写不出来。


Q:那和今天的作文相比呢?


黄玉峰:我编过一本《重批高考满分作文》。2004年到2008年间,江苏高考作文几乎年年出现“屈原向我们走来”。你说,屈原是不是太忙了?这就是问题所在!学生不再写心里想的,而是迎合阅卷人,迎合评分标准,去套用固定模版。




Q:这就是“人不见了”?


黄玉峰:对。100年前的小学生之所以学富五车,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浸润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该只是拿分,而是塑造完整的人。



今年夏天,黄玉峰校长带学生去英国研学。


一名孩子在游记里写道:


今天去莎士比亚家串门,大门一推嘎吱响,门口有个阶,差点给他老人家行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黄校长说,这正是几十年教育生涯里,他最想帮孩子们留住的东西——对文字、对世界的那份鲜活的敏感。


从90年代开始,他就带学生“文化行走”:去龙场悟道,先读王阳明的故事;去敦煌前,先了解丝路历史;到了英国,就去莎士比亚故居、布朗特三姐妹的村庄。



“把语文课堂搬到天地之间”,让书和生活连起来。


01

孩子正捧着书笑出声,你突然问“作业做完了吗”;刚读到眼眶发红,你追着问“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些事,太煞风景了!


黄校长直言:孩子不爱读书,不是书不好,而是干扰太多。好不容易翻开一本“闲书”,还要被质问“这有用吗”?


所谓闲书,往往是最好的开头。


有的孩子沉迷科幻小说,有的热爱历史故事,哪怕只是图册,也胜过被屏幕裹挟。家长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读得正投入时,忍住别打断。


别让功利心,扑灭孩子的阅读兴趣。



02

然后,再让孩子读一些真正的好书。


中国的读书传统,讲究吟诵、背诵。小时候的记忆力最好,那些被一字一句“吞”下去的经典,往往在多年后悄然“化”开。


黄校长见过无数孩子,小时候背下的古诗,长大后在某个场景里突然开窍:看到明月,会想起“举头望明月”;跌宕困顿,会想起“长风破浪会有时”。


童年里“死记硬背”的东西,终将成为长大后的精神底气。


03

AI几秒就能总结一本书,孩子还要花时间读吗?


黄校长的答案很肯定:“要!读书就像吃饭,别人替你吃,你能长身体吗?”



在他看来,AI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感情”。人读书,会哭、会笑,会和作者“吵架”,这些感受是AI给不了的。更重要的是,阅读是一种碰撞,你把不同书的观点放在一起琢磨,最终形成的是自己的想法。


语文不需要标准答案。


AI能总结书,却替不了你读书。


04

孩子要去海外留学,是不是要多读外语原版书?


黄校长却说:先读好中国的根。


复旦附中校史室里有一块匾,上面写着 “昨天、今天、明天”。教育不是只为当下,还要懂过去,才能走向未来。


他建议,留学家庭先选一本中国经典读物,比如《论语》。把它读透,让这份文化的根扎在心里。带着它踏上海外之路,孩子才不会只是“面孔是中国人,心却无中国魂”的无根之人。



越是在这个时代,越要好好读书。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把整本书读完。

编辑: 张馨元
责编: 袁宏云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AI读书黄玉峰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3天前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0:08
针对俄罗斯 特朗普呼吁击落 鲁比奥“不同意”
子午观潮2025/09/24
04:00
锚点︱一克15美金?他让“天价碳管”成吨造
锚点2025/09/24
00:22
香港一家4口台风天观浪 母子双双落海命危
港澳台2025/09/23
01:30
王宗和,顾子墨,戴子珺,左亦舒:看戏品史情满怀
爱上海的理由2025/09/22
00:09
塞尔维亚举行大阅兵!300米长国旗从主席台前走过
时讯2025/09/20
00:09
运20在空中表演!“老前辈”运8秒变观众的遮阳伞
时讯2025/09/19
01:49
预告|脊柱侧弯要不要开刀?手术专家告诉你答案
医聊+2025/09/19
00:27
“我心里一万个刘江该死” 琪琪生母说最恨刘江
案件聚焦2025/09/16
托福史上最大改革来了!这些变化留学生必看!
海外路路通2025/09/11
02:16
暖心教师节:一份 “走心礼” 致恩师
看呀STV2025/09/10
02:43
我在八十年代读大学|华东师大(二)
影像上海2025/09/08
01:29
百万重奖清华生被叫停 “教育彩票”该醒了
子午观潮2025/08/14
00:48
手捧百万现金 广西贵港一女生考上清华被重奖
时讯2025/08/11
焦虑迷茫的青春期孩子,该怎么办?
海外路路通2025/07/30
01:05
考生609分误录厦大马来分校 计划复读明年再考
时讯2025/07/25
00:17
7月8日14时起!上海中考成绩明起可查
时讯2025/07/07
01:58
实习经历VS在校成绩,哪个对求职更重要?
时讯2025/07/07
00:13
为何复学孩子多数一个月就又回家?
时讯2025/07/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