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财政的钱从哪儿来、往哪儿花

时讯

2016-01-30 12:46:18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同口径增长5.8%,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低于年初预算目标。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中央和地方支出均超额完成预算,山东、甘肃、江苏等省区市占七成左右的财力投向民生,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运行基本平稳。”1月29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2015年全年财政收入情况时表示。在6.9%的GDP增速下,通过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积极盘活存量、优化支出结构,较好保障了各项民生支出,来之不易。


  与普通家庭过日子须“精打细算”一样,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家稳增长、保民生更得“精打细算”。2015年,财政收入具体情况是怎样,如何突出重点、有保有压过“紧日子”?结合29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财税专家。


  增幅与经济走势“匹配”


  年初预期,通常被作为判断年终收入是否“理想”的标准之一。


  从全国情况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同口径增长5.8%。这较年初154300亿元、增长7.3%的目标存在差距。


  “不能片面根据预期来判断是否‘理想’,还应该看收入水平是否和经济形势匹配。”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受经济形势影响,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税收大幅下降。“比如说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以原油为例,从此前每桶100美元下跌到30多美元,加之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滑,这些都造成进口税收大幅下降。”白景明说。


  第二,同样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工业生产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按现价计算的增值税等税收低增长。与此同时,企业效益下滑、利润增幅相应回落。这些都直接带来财政减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表示,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也直接带来财政减收。


  由此来看,去年全年财政收入形势与经济走势相吻合。更具体一点来看,201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4亿元、增长7.4%,与年初预计收入69230亿元、增长7%吻合。相比之下,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稍显逊色,2015年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与7.5%的年初预期增速差距明显。


  “从收入结构上看,地方财政收入中,此前贡献较大的土地交易环节税收等,出现大幅下滑是导致其下降的原因。另外,去年大力度的降税,尤其是减费,对地方收入影响更为明显。”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比如,契税3899亿元,同比下降2.6%;土地增值税3832亿元,同比下降2.1%。


  为何非税收入偏高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数据显示,2015年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


  有人质疑,为何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增速存在这么大悬殊?


  “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部分金融机构及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增加较多等因素造成。”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中央非税收入6997亿元,增长57%,同口径增长50.3%;地方非税收入20328亿元,增长21.5%,同口径增长1.3%。


  非税收入偏高,还与地区经济增长特点有关,局部地区略为明显。根据近期地方两会公布的财政收入情况来看,甘肃税收收入增幅为8.1%,非税收入增幅达到17.4%;福建税收收入增幅为2.9%,非税收入增幅达到9.3%。


  “这反映出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带来的财政收入结构的差异。”张斌说,税收增长较快的地区,通常是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达地区,而甘肃、内蒙古等对资源依赖度高的省份则非税收入偏高。


  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相比增速慢的另一原因是结构减税的影响,造成税收收入下降。


  以此次发布数据中的车辆购置税为例,受到10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政策影响,全年收入为2793亿元,同比下降3.2%。另外,为加快出口退税审批、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也加大力度,全年达到12867亿元,同比增长13.3%。“2015年,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支持‘双创’减免税3000亿元,相当于直接降低税收2个百分点还多。”白景明分析说,这是放弃当期税收利益,保证后期可持续增长。


  这样精准“减”换来经济效益“加”的做法,已经逐步显现效用。比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税收增长8.3%,比制造业整体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完成1210亿元,增长21.2%。


  支出有保有压


  2015年1月至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完成年初预计支出171500亿元、增长10.6%的目标。“在收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支出完成预期,这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持续发力。”张斌说。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49亿元,增长13.2%,同口径增长12.7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50219亿元,增长16.3%,同口径增长13.24%。


  张斌表示,首先要保障支出增量,其次还得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才能保障积极财政政策效力的发挥。“从数据来看,2015年财政支出体现了突出重点、压缩一般、有保有压的特点。”他说。


  比如,教育支出26205亿元,增长8.4%。这带来的是更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惠及约1.1亿名农村学生和2944万名城市学生,此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体系也得到完善。再如,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进一步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等,全国所有县(市)也推开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此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6.9%,这不仅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相呼应,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就业,还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


  从各地情况看,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一方面,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成为各省的共同点。梳理数据发现,江苏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山东省则达到7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甘肃省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77.9%;广东省公共财政总支出中的69.6%用于民生,尤其是2015年提高公共交通便利化水平等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15年底,广东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


  另一方面,各地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以山东省为例,一般性支出大幅压减,全省以行政管理经费为主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增长1.7%,比总支出增幅低13.2个百分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财政

推荐视频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3天前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30
“老首长,我来看您了”!
东方番茄酱2025/09/11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1:02
外交部发布反制石平决定 维护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8
中方: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时讯2025/09/08
00:09
剑指芝加哥!特朗普:让你知道啥叫战争部!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4
300元路由器采购价75万 通报:不存在利益输送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9/07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