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问政中国丨马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大全实”

2022-03-06 15:26:5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夏鑫

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怎样制度创新?基层立法进街道,人民城市人民建,凸显哪些民主细节?面对全球性的“民主焦虑”,中国实践具有何种借鉴意义?东方卫视两会特别报道“问政中国”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以及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上海政治学会常务理事袁峰,一起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不断拓展。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重大理念,它的创新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特”“大”“全”“实”四个显著特点。


所谓“特”,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反映出中国的民主特色。



而“大”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大民主观”,区别于西方一些国家较为狭义、基于选票的民主观念。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更广义上的民主,也为我国的民主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在于它是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地覆盖了民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民主的选举过程,还是管理过程,亦或是监督的过程等等,都可以看到民主理念的体现。


在马亮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不仅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上,更落实到了中国富有特色的民主实践中。比如去年发布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就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为案例写入了其中,体现了人民需求的畅通表达。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实践和做法,体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地深入人心,切实地在基层发挥着作用。


“当然,除了这四个特点外,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马亮说,“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民主模式,使用什么样的民主做法,或者说践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都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杨臻 宋懿 黄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2022全国两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选举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3
美日达成15%关税协定 谁是“赢家”?
子午观潮3天前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3天前
00:32
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企业参观学习时意外溺亡
时讯2025/07/23
00:07
泰国代总理:外交降级!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大使
时讯2025/07/23
00:09
中美将在瑞典进行经贸会谈 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7/23
00:09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降到15%
时讯2025/07/23
00:12
2025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时讯2025/07/22
01:11
虚假警情通报引发百万次恐慌转发 黑手如何斩断?
东方快评2025/07/22
01:25
求证:90后活不过70后?揭开数据骗局的把戏
求证2025/07/21
00:08
拟推个人赴朝旅游 韩国称正推进对朝政策改善​
时讯2025/07/21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18
感染基孔肯雅热及时就医 切记告诉医生这两件事
时讯2025/07/20
00:07
为期3天 伊俄宣布:明起在里海举行海军联演
时讯2025/07/20
00:39
佛山累计报告1199例基孔肯雅热 多区发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08
越南多名前国家领导人被解除党内职务
时讯2025/07/19
00:07
确诊1199例!佛山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7:25
杭州余杭自来水变“臭水” 居民用水为何“失守”?
新闻放大镜2025/07/18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