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世界看两会丨埃德蒙:中国气候政策蕴含古老智慧

2021-03-11 04:45:06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彬

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森林火灾频发、碳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危机正在引发人类反思。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为达成《巴黎协定》做出重要贡献,去年又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为全球开创气候治理新局面注入强心剂。



中国碳中和的新目标,国际社会如何看待?构建更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国际社会该如何行动?法国前财政部长、欧洲碳定价特别工作组领军人物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近日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政策蕴含古老生态文明智慧,相信中国能在气候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取得双赢。埃德蒙·阿尔方戴利也特别指出,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希望美国能与中国和欧洲一道,尽快采用国家碳市场。



在您看来,目前全球的气候危机处于怎样的阶段?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来挽回糟糕的现状?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我们都看到,气候变化已经造成破坏。有一种方法可以量化正在发生的破坏: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400亿吨,通过CCS(碳捕捉和储存)技术从空气中吸走碳,成本约为100欧元/吨(700元人民币)。通过CCS(碳捕捉和储存)技术从空气中吸碳,成本约为100欧元/吨(700元人民币)。


做个乘法,如果我们想阻止空气中碳的增加,每年需要花费4万亿欧元的巨额费用,相当于德国这样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每年创造的所有财富,这就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价。显然,现在迫切需要采取行动,而且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还首次表明了中国具体将采取的步骤,您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表态和行动?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中国将加大对气候变化的贡献。除了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宣布2030年的碳排放将比2005年降低65%,非化石燃料的比例将增加25%,非常雄心勃勃,但毫无疑问,中国将实现这些目标,这是最受欢迎的,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国未来的巨大任务。


你们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让这么多中国人脱贫,已经是一个壮举。但我相信,像你们这样坚定不移地带领贵国实现能源转型,进而实现低碳化,不会损害贵国经济。相反,投资研究和创新,投资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投资智能和清洁城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大大增强这种催化剂效应。


我再补充一点,你们的政策蕴含着中国古老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个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随着人们需求的发展,人类的活动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使我们的市场经济与保护自然相协调?这是摆在人类面前最艰巨的挑战。



今年2月1日,中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您觉得这会对减排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比中国成立更早,从实施情况来看,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这个国家碳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所有排放碳的人重视起来,一个企业如果要为生产化石能源付出更高的价格,就会转向成本更低的清洁工艺。给碳定价,并一点一点地提高价格,你会看到人们自己在低碳化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


已经这样做的国家(英国、瑞典、现在的欧盟)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有一点很重要:考虑到全球每天都有大量的碳排放,如果我们想成功,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把空气中的碳吸出来。CCS技术的成本很高:碳的价格是唯一可用于大规模开展这项工作的资金来源。



中国则提出要建立“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您怎么理解这个各尽所能?我们又该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率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我完全同意,我们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气候治理必须考虑到它们的社会制约因素。中国和欧洲都有国家碳市场。国际金融论坛聚集了中国的人士,我们正在推动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中的两个国家碳价趋同,缺少的就是美国,虽然新政府致力于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


中国人和欧洲人应该一起与美国人进行讨论,引导他们采用国家碳市场。世界三大经济强国通过碳定价进行合作,将成为世界急需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游戏规则,为我们地球的未来和地球上的和平作出美好的贡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彬 编辑 夏鑫 黄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2021全国两会气候变化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4″
菲律宾声称中国破坏南海珊瑚礁 外交部:子虚乌有
00′30″
菲律宾称“中国破坏南海珊瑚礁” 外交部驳斥
00′12″
江苏宿迁发生强龙卷风 已造成5人死亡4人重伤
00′19″
水果迎丰收 阿富汗农民喜忧参半
00′16″
利比亚灾后水源受污染、卫生差!联合国警告
04′57″
在浦东 共未来
00′25″
“火老师”同款火锅技能Get!
00′25″
铭记“九一八”!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容忘却
00′16″
勿忘“九一八”!历史画面揭露日军侵占东三省
00′18″
受尼帕病毒影响 印度部分地区将开始线上授课
00′12″
又一批109名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集中移交我方
00′41″
上海旅游节精彩开幕 警察蜀黍们保障出行安全
00′30″
上海地铁一号线徐家汇站传出响声产生烟雾
00′17″
热搜第一!官方通报又一女演员偷逃税被罚
01′12″
外交部:中方决定对两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
00′06″
国家卫健委: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00′31″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玉霞:使用预制菜,学生和家长应有知情权、选择权
00′55″
商务部回应欧盟调查:赤裸裸的保护主义
00′10″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首次乘坐雅万高铁
00′17″
中俄两国元首是否将于年底前会晤?外交部回应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