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期间,《锚点》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界文,深入探讨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路径。正如今年浦江创新论坛主题中提到“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这适用于各行各业,尤其适用于生物与化学。
提到生物学,你会不会有一种模糊的感觉?然而归根结底,生物的基础其实就是化学,而化学是可以精确测量、精确调控的。例如我们遇到危险时肾上腺素飙升,肾上腺素就是一种化学分子。接收到肾上腺素的信号,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肝脏、心脏、肺和血管都立即做出反应,让血液中充满糖和脂肪,支气管扩张,心率加快等等。为了接收激素信号,细胞表面需要有传感器,叫做受体。
神奇的是,这些激素和受体等分子的结构都可以确定出来,虽然它们可能复杂得惊人,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要跨细胞膜七次之多。有很多手段确定分子结构,例如X射线衍射、冷冻电镜、核磁共振以及人工智能。以结构为基础,就可以对它们进行调控、开发药物等等。有很多次诺贝尔奖,颁给了对这些生物化学分子与结构测定技术的研究。
周界文教授长期从事跨膜受体的信号传导机理和病毒与宿主膜融和机制方面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技术。生物与化学交叉,能结出什么果实?《锚点》对话周界文教授,东方卫视10月8日周三22:00播出,新闻综合频道10月9日周四22:30播出。
编辑: | 刘俊 |
责编: | 康万郡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