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年,印度总理莫迪将于本周日(8月31日)再次来华,参加在天津举办的上合峰会。
过去几年,中印关系波折不断,所以他的到来,让不少人意外。莫迪为什么会来?印度终于“清醒”一点了吗?
当头两棒“敲醒”印度?
今年以来,印度遭遇了两次灵魂暴击。
第一次,是5月7日的“印巴空战”。
短短一个小时,印度的“先进战机”被巴基斯坦打下来五六架,真的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0比5”。这样的战绩,让印度颜面扫地,甚至引发了国际群嘲: 印度到底行不行啊?其军事实力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是来自特朗普的一记重拳。
因为印度坚持进口俄罗斯石油,8月27日,特朗普政府下发通知,将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使得美对印的总体关税达到50%。
目前,印度就和巴西“手拉手”,成为美国关税清单上税率最高的国家。 更让人难堪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鄙夷地说,印度就是个“死亡经济体。”
印度一直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是左右逢源的外交大师,以至于在俄罗斯饱受制裁的情况下,它还可以大力进口俄油,赚个盆满钵满,美国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大家还记得,去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印度外长洋洋得意的发言吗?他说,如果我足够聪明,有多种选择(可以买俄油),这怎么会是个问题呢?当时,布林肯在一旁陪笑。但现在,印度被美国骂成了“奸商”。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这是“印度套利,是不可接受的。”
这,让印度人很破防,说好的“民主盟友”呢?结果待遇比叙利亚(41%关税)还差。这两天,印度人自尊心爆棚,做了个纸扎的特朗普强烈抗议,大骂“让美国去死”。当然,这样的抗议,没什么实效。
印度,你有什么牌?
半年前,特朗普问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有什么牌?”
这个抛给泽连斯基的问题,也让不少其他国家领导人开始思考:面对美国,我有什么牌?
虽然特朗普和莫迪在白宫会晤时气氛尚可,但美国挥下的关税大棒,已然暴露了两国关系的脆弱性,以及印度在大国博弈当中的底气不足。
印度显然没法像中国一样,掏出稀土这样的反制牌。而且因为技术壁垒薄弱,又缺乏各种能源和战略资源,印度在关键领域,根本退无可退。
不买俄油行吗? 不行! 印度本身非常缺油,而且过去几年,它在石油贸易上尝到了甜头。
2021 年,俄油在印度的进口总量中,占比大约 1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印度就趁机捡漏,大量买入打折俄油,目前的进口占比上升到了40%。印度不光自己用,还倒卖给欧洲,赚了大约200亿美元。所以,印度怎么能放弃这到嘴的“肥肉”呢? 俄油实在是太香了。
前几天,印度外长苏杰生还强硬回怼说: 如果你觉得购买印度的精炼石油产品有问题,那你别买呀,又没人强迫你买。
那在其他核心分歧上,印度能让步吗?比如说多买点美国农产品呢?
那自然,也是不行的。要知道,印度是个农业大国,大约44% 的人口都在务农。如果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那莫迪的票仓,大概是不想要了。
所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4月开始,美印贸易谈判,谈了5轮,都没谈成。既然如此,特朗普可不会惯着印度。
在印度的商品出口中,大约20%是流向美国的,对美出口额占其GDP的2%,而50%关税会导致印度损失数十亿美元,这对印度经济来说,是记重拳。
而说到印度经济,不妨再多说几句。印度GDP增速看着很高,7%左右,但这个数字的质量不高,水分倒挺高。这话不是我说的,《经济学人》最近的好几篇文章,直指这些问题,包括印度的统计方法存在反常之处;先进制造远远落后,外国投资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很多问题。另外,印度国内制造业在 GDP 中的占比仅为 14%,难以承载“印度制造”的雄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舆论一直把印度捧得很高,鼓吹“龙象之争”,说印度是下一个super power(超级大国),但如果军事拉垮,经济又脆弱,那算什么大国呢?
印度近期遭遇的当头“两棒”,一棒子指向军事,一棒子指向经济,就让世界开始重新思考印度的真正实力。
当然,对印度来说,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虽然它没法和美国扳手腕,但还是有人口、有市场、有潜力、有战略位置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可以被特朗普肆意打击的国家。
上合峰会:印度的“现实选项”?
有人说,印度在特朗普那里受了气,知道“联美制中”不再是最佳选择,所以要来华。
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从去年开始,中印关系已经逐渐转圜,包括高层互动,重启直航,恢复旅游签证(印度对中国公民)等等。
如果中印关系能就此向好,那确实是好事,值得珍惜。大家想想看,两国总人口28.8 亿,占世界人口的 35%。两国GDP 23.4 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0.3%。如此规模的两个国家,如果携手,必然潜力巨大。而且中印是邻居,保持关系,稳定边境,也非常重要。
问题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印度在改善对华、以及和上合组织的关系上,到底能走多远。
从印度过去的外交策略来看,它总是透露出一种浓浓的自我与另类。印度的自我定位是:“战略自主”、“务实主义”,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不就是“机会主义”和“多头下注”吗?
比如,印度既是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的成员国,也是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中的一员;再比如,印度既受邀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又自我标榜为“全球南方”领头羊。
莫迪说过,印度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束缚在某个单一的安全联盟当中。
而且,在各种“群”里头,印度还常常彰显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议,它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参加“四边机制”领导人峰会,它拒绝谴责俄罗斯;参加金砖峰会,它反对金砖共同货币计划。
反正,各种组织,一旦把印度纳入进来,或多或少就能感受它的“另类”气质。你说它“向东”吧,它似乎还是“向西”,你说它“向西”吧,它似乎又要“向南”。这种“另类”,说到底还是左右通吃,企图获得特殊地位的外交算计。
因此,我们也难确认,印度现在积极参加上合峰会,改善对华关系,是何种意图?这是不是它左右逢源外交的一部分,借此来提升与美博弈的筹码呢?又或许,印度想以此来释放“在地缘政治上,依旧有很多选择”的信号。
对于莫迪时隔7年的来访,我们当然欢迎,但我想,对于务实的印度,我们也应该报之以务实,我们无需以“朋友”或者“敌人”来界定彼此的关系,按照正常逻辑正常互动即可。还是那句老话:听其言观其行,就让我们看看“莫迪老仙”到底能翻出什么花来。我是一叶,那大家怎么看,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编辑: | 楼崇星 陈姝霖(实习) |
美术编辑: | 金礼纬 |
责编: | 章一叶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