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偷甘蔗”火爆 创意野趣如何避免“一哄而散”

2025-11-24 14:40:48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严相莉  陈昱卉  游玮

近日在四川眉山,一个别出心裁的“偷甘蔗”真人体验项目,通过社交媒体意外走红。不过,随着活动爆火,甘蔗农场的老板童鹏飞也陷入了甘蔗被随意丢弃、踩踏的烦恼。无奈之下,他宣布,从23日起,收取每人2.99元的入场费,并发布视频呼吁游客“遵守规则,别浪费”。



这场创意营销的发起者是农场主童鹏飞。本月11号,受妻子启发,他将自家45亩甘蔗地精心改造成“偷甘蔗体验区”。活动规则设定为:游客每砍一根甘蔗,就支付9.9元,但如果被巡逻人员抓到,则需要支付15.9元。



这种新奇玩法迅速走红网络,单日游客量从活动初期的几十人,飙升至上千人。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比如甘蔗遭到大规模破坏,田里遍布被砍断丢弃的半截甘蔗,还有些游客为了躲避追捕,仓促抛弃甘蔗,浪费严重。



为此,童鹏飞制定了新规则,现在,游客需要支付每人2.99元入场费,无论“偷”成功与否,甘蔗价格统一为每根9.9元,被NPC“捕快”抓到的游客需要当众表演唱歌跳舞、做俯卧撑等才艺代替加价。



从11月11日推出“偷甘蔗”项目,到昨天改规则增设入场费,游客的热情始终高涨,昨晚8点,童鹏飞的社交账号开启直播,当晚现场游客超过千人。有游客表示,要只是卖甘蔗,未必会去买,但让自己去“偷”,还有人来追捕,就充满了趣味。



活动开启第一晚,就来了三四批游客。童鹏飞在甘蔗地里追了半宿,一个“小偷”都没逮到。于是,他雇了本村六十多岁的童大爷和他的两条小狗充当捕快。但“抓捕”效果依旧“不理想”。有游客带着甘蔗走的时候甚至嘲讽说,你们抓人效率太低了,汗都没出就“偷”到了。



眼看着游客越来越多,童鹏飞又雇了一个“捕快”,还用上了热成像仪。而随着传播效应的几何式增加,越来越多的NPC志愿者“捕快”也加入进来,甚至有被抓的“小偷”,当场转变角色当上“捕快”的。即便如此,面对蜂拥而来的“小偷”,“捕快”的增加还是杯水车薪,这也让老板童鹏飞大呼“自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过,游客暴增也带来副作用。除了甘蔗的浪费,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童鹏飞介绍,已经出现过游客崴到脚踝,或是被甘蔗头蹭破小腿的情况。对此,童鹏飞只能反复提醒:不要激情过头,不要追逐嬉闹太出格,家长照看好小朋友。



为了减少夜间管理压力,童鹏飞还把24小时营业,调整为凌晨3点结束。甚至想出“求差评”的奇招,让顾客发朋友圈抱怨“不好玩”,以此降低新增客流。


随着客流暴涨,逃单和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游客砍完甘蔗后,没有扫码付款就匆匆离开。由于单日人流量过大,手机信号中断情况时有发生,实际损失难以统计。而活动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有时甚至需要交警介入疏导交通。



虽然创新的销售模式,给老板童鹏飞带来了可能高达每天近万元的销售额,但伴生的浪费和秩序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也希望当地政府和广大网民能集思广益,想一想怎样让流量,在规范和秩序之下健健康康、长长久久。



说到“偷甘蔗”,不少人都会想起十几年前流行过的网页小游戏“开心农场”,不少玩家甚至定了闹钟半夜起床偷菜。如今,“偷菜”游戏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今年10月,浙江新昌的一处“可以偷的甘蔗田”就已经爆火。甘蔗田采用无人看守、自助付款的模式,田边立着的牌子上写着:“自助‘偷’甘蔗,19点至次日5点,每根18元,甘蔗随便吃。”这片甘蔗田就此摇身一变,成为都市人深夜解压的“快乐基地”。营业20多天就有100多人付款,收入六千多元。有人专程前来,手持锄头与削皮刀,在夜色中体验“小时候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偷甘蔗”为什么能吸引到那么多游客?一个“偷”字背后隐藏了游客什么样的心理?从一开始的井然有序,到发生大量浪费、逃单行为,农场方面应该如何应对,才能重整秩序?这起网络事件,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解读说,“偷甘蔗”本质上不是偷,而是让大家到甘蔗地里自己去砍甘蔗,砍完以后可以带走,所以给人一种非常强的获得感和新鲜感,比较容易让很多人想起童年的野趣。而夜间去体验的人更多,还有NPC“捕快”来抓,就让“偷甘蔗”变成类似游戏和竞技的活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很少有文旅项目能提供这样在自然中自由穿梭、自己砍、偷偷吃的体验。而当参与者从每天几十人上升到上千人,这就变成一项公共活动了。建议当地村镇能适当介入,帮助经营者维持秩序,毕竟对于个人或单个家庭来说,要应对这么大的客流还是无能为力的。当然,对于游客来说,还是要抵制浪费,砍多少带走多少。此外,如果作为一项文旅体验活动,“偷甘蔗”背后是可以算一笔“经济账”的,对于农产品销售和非遗传承传播,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新鲜、稀缺的体验,真实场景和强烈互动,对于年轻人、对于都市人都会具有感召和吸引力。



编辑: 陈昱卉 游玮
责编: 严相莉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旅游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52
“偷甘蔗”爆火 甘蔗田活力靠“偷”能火多久
时讯1天前
01:17
106千米 “上海造”人形机器人走出世界纪录
看呀STV2天前
00:07
批高市早苗的人反遭批?野田佳彦:很危险!有错该纠!
时讯2天前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3:45
记者观察:“退休市集”不退休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01:11
店家称3岁娃偷了千元商品?涉事品牌:核查
时讯2025/11/11
00:36
甘肃一河道现市民淘金潮 淘金者:确实有黄金!
时讯2025/11/03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12
“鸡排哥”火了后酒店也涨了 记者调查:价格不止翻倍
时讯2025/10/04
04:40
九年假期一元午餐 老君山“亏本买卖”火出圈?
新闻放大镜2025/10/03
01:28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推出“购物抽金条”活动 点燃假期消费市场
时讯2025/10/01
00:45
上海63家景点半价优惠!迪士尼成人票最低237元
时讯2025/09/09
00:22
普陀:“爱心电梯”步步皆爱意 为七夕“撒把糖”
时讯2025/08/2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