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哪些重点工作?一组数据带你深入了解

时讯

2024-02-04 18:01:31 央视新闻

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今天,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深入解读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2、3、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特点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任务和全面部署相结合、年度性工作和阶段性安排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围绕解决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


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1.3万亿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提出了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


二是主攻单产提升。文件明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重点是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


三是拓展食物来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面向整个国土空间资源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全国人民吃得饱、吃得丰富、吃得健康。


四是强化节粮减损。文件强调,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提倡健康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80%


粮食主产区是提产能、保供给的重头大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那么如何提高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围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纵向上,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重点是对产粮大县的奖补,进一步向商品粮调出量大、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倾斜,取消对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配套要求。


横向上,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


产业上,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促进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加快粮食主产区兴县富民步伐。


7.6%


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实际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9∶1。今年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搞好家庭经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二是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文件强调,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三是拓展转移性收入。文件强调,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厉查处套取、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四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文件提出,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房屋、“四荒地”等资源资产,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两个“一”


乡村建设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建设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城镇化趋势,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类指导。


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就是明确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该干什么,不能搞成政府大包大揽。


三是补上基础设施短板。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列出清单,一项一项解决好。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回应农民群众关切。


五是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乡村建设要突出为农民而建,重在可持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不要急于求成,不能超越发展阶段盲目举债搞建设。


三位一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据统计,2021—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要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一是严守耕地总量。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且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地。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中央一号文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部署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在时序上,明确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挖掘后备耕地资源。重点是做好两块地的文章:一块是撂荒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撂荒地利用起来;另一块是盐碱地,我国盐碱地多,随着科技进步,开发潜力相应增大,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种子和盐碱地要相互适配,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效途径。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一号文件农业三农粮食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3天前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1:02
外交部发布反制石平决定 维护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8
中方: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时讯2025/09/08
00:09
剑指芝加哥!特朗普:让你知道啥叫战争部!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4
300元路由器采购价75万 通报:不存在利益输送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9/07
00:42
重磅天象红月亮来了!全国各地 只要抬头都能看
时讯2025/09/06
00:12
金正恩回到平壤 朝方公布列车内照片
时讯2025/09/05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