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快看上海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2025上海科技节:还记得人生第一个“为什么”吗

2025-05-17 17:23:0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陆周杰  屠佳运

2025上海科技节今天(5月17日)上午在张江科学会堂正式拉开帷幕。


在充满未来感的开幕式现场,“问启未来”主题展区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要把光,归为电磁波?”“为什么人的脑神经放电会产生思维?”“为什么宇宙会出现生命和文明?”这些镌刻在光影装置上的科学之问,吸引了看看新闻Knews记者的目光。


总有一个问题能启发思考。记者在与走上科学红毯的嘉宾交流时发现,这些“大咖们”也都有过不少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的外籍院士袁钧瑛告诉记者,在哈佛读研时,细胞死亡的问题启发了她的研究与思考,“当时基本上没有人研究,但是我对这个问题很着迷,所以一直研究了40多年。”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戴升教授专注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他和记者分享道,“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一些物质中,原子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堆垛而成的。”


今年走上红毯的嘉宾,有不少是来自科技以外的领域,通过提问、琢磨,他们也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科学。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首席主持人臧熹,是科普账号“熹天取经“的作者。他告诉记者,开始做航天科普时,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火箭在发射的时候要不停地一级一级往下抛”。找寻答案的过程,引领着他不断了解火箭的结构、发射的过程,自此开启了对于航天领域的探索。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的陆熠同学,则从弹古筝中找到了一个关于琴码的问题。“古筝为什么会跳码?对此,我开始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古筝的琴码和琴板贴合状态不是非常好。”


今年的科技节启动仪式上特地设置了“好问题开放麦”。江湖人称“灭霸阿姨”的超市清管员浦赛红登上舞台,和大家分享了一张蚊虫作息表。


这是她根据工作中发现的一个问题蹲点蹲出来的。“我在超市里经常看到小朋友的眼睛会肿起来。为什么会肿呢?我后来一想,应该是蚊子咬的,于是我决定想办法有效杀蚊,降低蚊虫密度。”“灭霸阿姨”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蚊子的出没情况——下水道、墙壁、绿植......不同场景,不同时段,蚊子都有不同的表现,在浦赛红的观察下,这张充满拟人手法的作息表应运而生。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各种问题的提出离不开好奇心和责任感。比如“怎么减少做肺穿刺患者的痛苦?”这个问题来自于医生们的临床观察和思考,直指患者的痛点。


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陈昶向记者介绍道,传统的肺穿刺扎针要经过皮肤,存在多次扎针的可能,随之带来的是漏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所以我们就思考这个传统的手段,有没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陈昶说。经过数百次临床试验探索,根据问题导向研发出来的肺穿刺机器人诞生了,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从未知探索到理性建构,从经验归纳到科学实证,每一个重大命题,往往源于我们成长初期深埋下的一颗颗好奇的种子。这些种子也在无形中助推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就是在质疑当中不断地发展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表示,“提出问题就意味着思考,离开了提问就没办法创新。”他如是说。


所以,你还记得启发你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吗?

编辑: 陆周杰
视频编辑: 陆周杰
美术编辑: 袁一
摄像: 屠佳运
责编: 沈姝艳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上海科技节提问科学科创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中方是否支持伊朗封锁海峡?外交部回应
一眼看天下3天前
00:09
印度飞机坠毁前发出求救信号 莫迪发声
时讯2025/06/12
01:01
特朗普称已与中方“达成协议”?外交部这样说
蓝厅之声2025/06/12
00:15
台湾网红“馆长”与台胞在直播间说心声 还学说上海话
时讯2025/06/11
00:11
藏海传在台湾火疯了!网红“馆长”:现在是台湾追大陆剧
看现场2025/06/11
01:49
中方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蓝厅之声2025/06/11
00:08
洛杉矶街头“浓烟弥漫”!加州州长回应遭警告
看现场2025/06/09
00:09
洛杉矶之后 纽约也乱了!超20人被捕
时讯2025/06/08
02:18
斥资万元办年卡 男子健身房连环盗窃数十万元财物
时讯2025/06/08
00:11
中国游客京都遭袭 我驻日使馆发声:严惩凶手!
时讯2025/06/08
00:49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进厂”?陈涛:还有很多挑战
看懂上海2025/05/31
00:30
执牛耳者︱“天关”耀苍穹
执牛耳者2025/05/23
00:55
2025上海科技节:送给科学家们的“惊喜时刻”
时讯2025/05/17
00:10
人形机器人大秀中国功夫 在上海科学红毯现场打太极
时讯2025/05/17
00:07
荷兰团队开发出“用腿思考”的软体机器人
时讯2025/05/12
00:51
17个主题10门学科 小学“跨学科”还能这样玩儿
看呀STV2025/05/10
上海首个“科学教育数字地图”出炉
看呀STV2025/05/01
00:44
中科院院士鄂维南:这样的AI大师,是“漏网之鱼”
看呀STV2025/04/20
10:49
XYZ看雄安呼吸 创新的味道
时讯2025/04/08
04:26
当老师用上了AI助手
新闻透视2025/03/2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