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今天在上海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
作为大会举办地,上海深度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自2013年开市以来,上海碳市场现货(含拍卖)累计成交2.6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超55亿元,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12年100%履约“大满贯”地方性碳市场。
中国从2013年开始试点碳市场建设,也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秘书长斯蒂凡诺指出:“试点碳市场可以进行很多政策设计的试验,也可以在不同试验中反映不同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情况,给世界不同国家施行碳市场提供了信心。”
巴西财政部执行秘书处主任卡罗莱纳·格罗特拉表示:“参与会议的不同国家处于碳市场建设的不同阶段,我们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也期待在碳市场领域和不同国家,尤其是中国,在未来加强合作。”
会议同期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超181亿元,创下自2021年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的年度新高。
作为全国七个试点地区之一,上海碳市场目前已覆盖钢铁、石化、化工等28个行业400多家企业,碳配额总量约1亿吨。通过推出“电-碳”协同机制,今年1至9月,上海绿电交易量已超过80亿千瓦时。
在推动企业减排的同时,上海也积极探索激发社会公众的减排动力。今年6月25日,上海碳普惠专区正式上线,通过激励市民的绿色低碳行为,构建了“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受益”的碳普惠体系。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吸引20多万名市民开户,近5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参与,签发了10万多吨减排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评价道:“上海已经开展了很多创新的工作,要打造成总量控制的碳市场,把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都要汇聚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领域来。”
上海碳市场在制度创新、市场建设和减排实效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行动力。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