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18号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比较知名的一幢,这或许是因为有关于它的文艺作品较多,也或许是因为它出自于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之手,本期我们就来讲讲它的故事。
外滩18号大楼
外滩18号大楼建造于1922-1923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大楼主立面呈现出明显的三段式,底层由花岗石贴面做工精美,二到四层以两根巨大的爱奥尼柱撑起,显得大气且又不失美观典雅。与外滩著名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一样,这幢外滩18号也同样出自于老上海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和洋行之手,就在1923这一年中,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讲究建筑”的汇丰银行大楼与它一同拔地而起,从此外滩那条优美的天际线中又多了两个“万众瞩目”的宠儿。
外滩原汇丰银行大楼
外滩海关大楼
外滩和平饭店(原沙逊大厦)
外滩18号最初为麦加利银行所使用,故而也被称为麦加利大楼。麦加利银行创建于1853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该行在香港设立分行时,按香港的习惯也被译作“渣打银行”。该行于1857年11月在上海设立分行时因其首任经理名为“麦加利”,故而便被称之为了“麦加利银行”。现外滩18号地块原是英商丽如银行的行址,该行后因经营失败故将其产业转让给了麦加利银行。1910年时麦加利银行原本准备在此拆旧建新,后因“一战爆发”不得不延期施工,直到1922年才动工建造新楼。
中山东一路外滩(照片左起第三幢为外滩18号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麦加利银行虽为外商银行但它的发展与中国人之间也存在有不少的关联,随着其在当时上海的日益做大,如何更好的了解中国并与中国人进行业务往来也就成为了洋大班们所急需妥善解决的问题,于是“中国买办”的能量也就立马凸显了出来。
买办是在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先后被开启的大环境下逐步兴盛起来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扮演着一种形似在中外通商之间“中间人”的角色,过去任何一家洋行若是想在中国立足并谋求更好的发展那“选用好买办”必定会是那些洋大班们所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借助着洋人们这个急切且有特殊的需求,“洞庭东山席氏家族”因此而迅速崛起。
席正甫是“洞庭东山席氏家族”中最为知名的人物,他在担任汇丰银行买办的30年中凭借着自己的办事干练与各种机缘为汇丰获取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使他自己一跃成为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巨富。1905年席正甫去世后席裕成继任其父亲在汇丰的买办之职,成为了席家在汇丰的第二任买办,1922年席裕成去世后他的儿子席鹿笙再度继任汇丰买办,至此留下了“席家三代汇丰买办”的美谈。
席氏家族三代汇丰银行买办
同席正甫祖孙三代均为汇丰银行买办”一样,曾在麦加利银行任职的席素煊、席裕康、王宪臣三人之间也同样是沾亲带故,其中席素煊是席正甫的兄长,也是席裕康的父亲,而王宪臣则是席正甫次子席裕昆的舅子,这多少给旁观者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也确实是当时“买办圈“的一个缩影。
席素煊、字缙云、号嘏卿,受太平天国时期战争的影响辗转来到上海,曾先后在英商汇理银行、老沙逊洋行下当差,约1860年时进入到麦加利银行工作。席素煊在麦加利银行中被委以重任不仅是因为他的聪明勤奋,而更是在于他的为人诚实,如据马学强著《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一书中所述:“1872年夏秋之间的一天,席素煊在银行的走廊行走,忽见地上有银票一叠,拾起来一数,计有五千余金之巨,他立即让人等在那里,到了傍晚还是无人闻讯,于是说道:明晨市上一定有人哄传其事,届时还给遗失者吧。果然第二天,由市面行传来消息,始知遗失银票者是有利银行一个姓徐的人,席素煊探问清楚,即把原物送还。此事在银行内外传为美谈…席素煊在麦加利银行工作了整整17年,终日勤劳、独当账职“。此外席素煊还是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当他得知当时”旅居沪上者甚众,医药无资,寝食无地“的状况后,便将自己八十大寿的寿礼与筵资折合成白银3600两以作为建造医院的启动资金,后来以这笔资金为基础,再加上其他同乡的募集,终于在当时爱文义路(现北京西路)惠然轩的西侧建造起了一座医院,可谓造福众人。
外滩18号原麦加利银行大楼内的楼梯
席裕康、字锡蕃,席素煊之子。席素煊为麦加利银行操劳十七载后因得病不得不回家静养,银行的洋大班们因考虑到席素煊多年以来的勤奋工作故决定让其子席裕康接替其父在银行中的职位,席裕康接任后也不负众望,他以自己“外语好、朋友多、信誉佳”等优势迅速在当时上海的金融界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业绩”与其父亲席素煊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席裕康曾担任过麦加利银行的买办。
1907年时王宪臣在沈吉成(席正甫同父异母的四弟席素恒,后过继给母舅沈二园为子,改姓沈,号吉成)的推荐下接替席裕康担任英商麦加利银行买办一职直至30年代中叶,这里面据说还与著名的犹太富商哈同有一定关联,据曾担任过花旗银行买办吴培初《旧上海外商银行买办》一文中所述:“沈吉成在担任新沙逊洋行买办时,托当时尚在该行下办事的哈同向麦加利银行大班说项要求让王宪臣接替席锡蕃(席裕康)在该行中的买办职务,成功后王宪臣曾赠予哈同一笔银子。王宪臣担任麦加利银行买办后因原买办席锡蕃在位时曾传授给过他一套经营方法,故而席王二人曾订有协议,每年王宪臣需要从买办所得中分给席锡蕃一笔钱…”,就这样王宪臣成功登上了麦加利银行“买办的宝座”,而席裕康也继续驰骋在当时上海的金融界并曾先后在华俄道胜银行与中法工商银行中担任买办,其在1927年时还曾当选为“上海总商会”的会员。另外同其父亲席素煊一样,席裕康也是一位热心公益,多行善事的人。
外滩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2019年的“张园地块”一定是一个热点话题,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曾有无数有关老上海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而其中的41号老洋房正是麦加利银行买办王宪臣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近三十年的麦加利银行买办生涯使得王宪臣逐渐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大约在1932年时王宪臣在张家花园开始兴建起属于他自己的豪宅,这幢房子也就是现在的威海路590弄41号,据说其建筑用地原先曾是张园著名的“海天胜处”,随着这幢花园住宅的开工,王宪臣也在张家花园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期,或许那时的他正满心欢喜的憧憬着自己未来在上海滩金融界即将发生的那些“宏图伟业”。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金融起家的王宪臣最后以投资钱庄失败而遭遇巨大损失,他那幢位于张家花园的豪宅自30年代后期起也开始从“独门独户”转变为了“一门多户”。
张园41号老洋房
1949年后麦加利银行迁往香港并入渣打银行香港分行,原位于外滩的麦加利大楼于50年代中期以后曾先后进驻过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等单位。21世纪后外滩18号在经过大规模整修的同时也被打造成为一处高端消费场所并从此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客人的到来。
外滩18号大楼内景
-END-
本文亦发布于“王阳明66 说上海”微信公众号。集笔者“数年走访收集总结之精华”的《觅.境—上海滩二十四小时》已与广大读者见面,现已在各大网店有售,大家如感兴趣可以关注,如需笔者的“签名本”也可在“王阳明66 说上海”公众号中进行留言。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