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需求量填报工作正式启动。
“反内卷”是本次集采的重要原则,此次集采涉及55个品种,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有3个品种的企业超过40家,企业数最多的达45家。国家医保局提醒,各企业做好自身成本收益核算,坚持理性报价。业内认为,此原则有助于竞争逐步回归良性,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报量规则也在不断优化。本次集采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可不区分厂牌、按通用名填报每个品种的需求量,也可以细化到具体厂牌,引导医疗机构认可度高的企业积极参与。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考虑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习惯以及自主选择权。
报量是带量采购的基础环节,本次集采原则上要求每家医疗机构每个品种的年需求量不低于2023至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同时,对于存在临床需求明显减少、业务调整等因素导致预期用量显著减少的,医疗机构可作出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此外,对于儿童药存在的某些特殊情况,联采办负责人指出,如果仅是儿童适宜的品规,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医疗机构没有办法折算成过评的品规,医疗机构在报量时可以进行专门的说明。中选规则上也将研究对儿童适用的小规格,适当调整价格折算的规则,来鼓励企业提供儿童适宜的规格。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