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叩击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从游牧到定居 马背上的少女也有了诗和远方

2022-10-15 09:02:2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楚华  张凯

饮山泉水,燃牛粪取暖,与牛羊为伴……广袤的牧场是11岁女孩尼玛拉毛的“游乐场”。这里有她无忧无虑的童年,却难以支撑起她心中的理想。


从游牧到定居,牧民们可以共享教育和医疗资源,生活多了一种选择,人生也多了无限的可能。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高原的冬天来得早,九月下旬,这里已经纷纷扬扬地下过好几场雪。


在夏牧场生活了四个月,草场的草已被牛羊吃得差不多了。帐篷难以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牧民们打包行李,拆掉帐篷,一场浩浩荡荡的牧民迁徙开始了。


如今,甘南地区的牧民们仍保留着古老的游牧生活方式。他们四季轮转,逐水草而居。近则数公里,远则上百公里,游牧迁徙,是高原牧民与大自然的“约定”。寒来暑往,牧民们赖以生存的草场轮转休养,因此得以喘息。



从夏牧场到冬牧场,从白色帐篷搬入简易砖房,他们将要在“冬窝子”里度过漫漫寒冬。


早上9点,牛马出栏,新的一天开始了。


牛群在一个区域的过度啃食,会导致草场退化。每天,尼玛拉毛一家要做的,就是将牛群赶到不同的区域进食。


在藏语中,“尼玛拉毛”的意思“太阳仙女”。这个名字,寄托了家人希望她快乐成长的美好祝愿。



在这片遍是陡峭山坡的牧场,马和摩托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奔跑,也有别样的乐趣。孩子们跑累了,索性就地躺在山坡上睡一觉。


尼玛拉毛喜欢牧场,这里有牛羊,夏天的时候有各种颜色的花。


然而,寒冬将至,这样惬意的日子所剩不多了。深冬,这里的气温将低至零下三十度,一家人的生活取水、放牧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些年,家中的兄弟姐妹都已离开牧场,去外面过另一种生活,只有旺哲道吉夫妻俩还留守在这里。放牧,是他们最擅长的生活方式。夫妻俩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不过,对于未来,他们的期望不止于此。


女儿尼玛拉毛去过最繁华的城市,是甘南州府合作市。她享受牧场生活,同时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向往。


周日,爸爸妈妈把正在读四年级的尼玛拉毛送回了位于定居点尕秀村的家。


2004年开始,为改善游牧民生活,当地统一规划建设了新的屋舍,完善村内各项配套设施。如今,有3个村民小组,共计398户、1972位居民在尕秀村定居。


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也为了获取更便捷的医疗和生活资源,年迈的外公外婆在2013年离开生活了数十年的牧场,从此在尕秀村住了下来。


在这个家门口的学校,尼玛拉毛可以免费从幼儿园读到小学毕业。目前,尕秀村有近200位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


索南木吉,是尕秀村幼儿园的首任园长,也是尕秀村几乎所有孩子的启蒙老师。


索南木吉也是在牧场上长大的孩子。但在她小时候,10岁才有机会读一年级。因为家中的牧场缺少劳动力,她需要帮助爸妈干活。那时候,每天凌晨三点,索南木吉需要起床挤牛奶,她常常会在挤牛奶时一不小心睡着。


因为读书晚,索南木吉比同班孩子的个头高出一大截。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困扰了她整个小学时期。


当时,索南木吉每天需要骑马近半个小时才可以到学校。一片牧区,通常由两个大人护送附近牧场的所有孩子上下学。


出行不便,再加上对教育的忽视,索南木吉的很多小伙伴都早早辍学,甚至有孩子一天书都没读过。他们的人生也因此错过了更多的可能性。


2013年,索南木吉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当时,正逢尕秀村筹办第一所幼儿园,她成为了首任园长。


如今,索南木吉和丈夫一个在幼儿园做园长,一个在小学教藏语。他们投身乡村教育,也共同见证了这里教育观念的变化。



如今,家长们早早就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当地适龄儿童的的小学入学率也达到了100%。许多孩子和尼玛拉毛一样,都有了五彩斑斓的梦想。他们渴望走出牧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


改善牧民居住条件、重视基础教育问题,为尕秀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2019年,尕秀村顺利申报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当年,尕秀村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开商店、经营“牧家乐”,依靠乡村旅游的发展,定居下来的牧民们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也积极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在尊重游牧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让他们的生活 “定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楚华 张凯 航拍:龙布扎西 视频剪辑:朱玲敏)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19小时前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3天前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3天前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3天前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0:10
目标2000枚 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应对以色列威胁
子午观潮2025/11/13
00:08
从树上到杯中 海南咖啡“沪上”飘香
东方番茄酱2025/11/13
02:17
首次来中国巡演 这架飞机才是旅客心中的样板机
看呀STV2025/11/12
00:07
英国警方披露抓捕画面:钱志敏在床上被捕
时讯2025/11/11
00:12
“暴走团”现身香港?徒步团队浩浩荡荡路过维港
时讯2025/11/11
00:09
95岁“股神”巴菲特将告别 不再写年度股东信
时讯2025/11/11
04:08
执牛耳者丨志存高远 开拓眼界成就美好人生
执牛耳者2025/11/11
00:09
吉祥物找吉祥物合影!全红婵“捕获两只大湾鸡”
时讯2025/11/10
00:10
俄军接收第六批苏-35S 基辅方向空中战力再升级
子午观潮2025/11/10
04:46
老旧社区来了年轻“社群官”
新闻透视2025/11/10
00:08
埃尔多安会见夏巴兹 表态将继续支持巴阿对话
看现场2025/11/09
00:38
歼-50上福建舰?张耀:并非遥不可及
子午观潮2025/11/09
00:10
被吐槽卸任后“像换了个人” 石破茂哈哈大笑
时讯2025/11/08
01:09
国防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权威发布2025/11/07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