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对保障和促进国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982年现行宪法颁行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历经五次修改,不断丰富完善、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和现行宪法施行的历程充分表明,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确保改革开放各项任务与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实现的最重要的法治保障。
为推进改革开放筑牢宪法根基
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一再证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同时就是我国宪法不断完善的历史,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宪法规范、保障和引领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宪法与时俱进,形成宪法与改革的良性互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认为,“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五次修宪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韩大元举例说,1988年修宪,将私营经济写进宪法,明确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地位;1993年修宪将“坚持改革开放”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明确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宪法规范属性;1999年修宪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宪法,同时进一步明确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并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今年,我们通过修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使宪法在新时代具有了更大的适应性,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现行宪法颁行与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宪法确认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根本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说:“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宪法保障,并将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为国家根本任务,是我国宪法的一大特色。1982年颁布的宪法就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措施提供法律认可。”
1993年修宪,将“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为国家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确保改革开放事业一以贯之地坚持与发展,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与时代主题。
“宪法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认与改革开放进程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确认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理念和制度创新。”高培勇认为,宪法有关各类所有制地位、作用的规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和保障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各类所有制形式投资者的安全感与市场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受到的利益掣肘更多,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在开放中推动改革和发展,才能顺利爬坡过坎。
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集中反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
抓好“关键少数”,带动和促进全社会宪法学习宣传不断深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要抓住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他们增强法治观念,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法律,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介绍,各地各部门把宪法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列入干部网络学习必修课,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内容,努力推动乡级以上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一遍宪法文本。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共和国宪法是承载我们的理想、幸福与未来的根本法,捍卫宪法权威与尊严就是捍卫我们的未来。”韩大元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