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首家全新特殊类型区域、全新开放平台,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迎来重要节点。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于今天正式通过封闭验收,标志着这一全新特殊类型区域的基本功能即将落地运行,为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注入新动能。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紧邻浦东国际机场,其先行启动区位于东侧区域。该区域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在于打造高度便利的国际商务交流载体,将特殊综保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由货物向自然人延伸,全球受邀人员可免签入境停留30天。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宇刚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与一般的签证免签功能不同,它具有明确的商务活动需求。其适用范围比现有免签范围更广。上海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1000家,这些总部的年度会议、客户会议、董事会等高端会议都可以在这个区域顺利开展。”

目前,先行启动区的会议会展中心、联检大楼和货物查验场等核心空间已经建成,封闭设施及与浦东国际机场联接通道建设完成,实现了区域封闭式管理。国际旅客可从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搭乘接驳车辆,通过空侧通道10分钟即可直达国际商务合作区。

根据此前发布的《管理办法》,国际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持有效邀请的人员免办签证等入境许可进入,只需提前48小时向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办理邀请函备案。境外人员可在区内停留30天,特殊情况还可进一步延期。

此外,具有国家认可的境外职业资格的境外专业人才可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推动会计、金融、法律、咨询、检测等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业务。区域还配备了商业、餐饮、休闲、专项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商务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东方枢纽区域的另一重大工程——上海东站今天也迎来了重要节点。车站站场区20米盖板层正式完工,标志着站场区工程进度顺利过半。

上海东站是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其站场区20米盖板层全面完工后,将有效保障下方承轨层及地面层项目的施工安全。接下来,项目建设将全面转入咽喉区上盖铁路生产生活用房土建施工、主站房幕墙及屋面钢结构吊装等施工阶段。

上海东站上盖开发总量达到24万平方米左右,是国内首次在铁路客站咽喉区实施大规模上盖开发,也是集约用地、立体城市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技术部总经理赵旭伟介绍,未来20米的盖板层将集中设置酒店、商业、办公等多元业态。整个东站将利用37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实现133万平方米的建筑综合体,这体现了枢纽高强度开发区土地的高效利用理念。

据悉,上海东站预计在2027年7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形成“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格局,进一步强化上海作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地位,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交通支撑。
| 编辑: | 张蕴昆 |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