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窗口,9月15日的节目特邀深耕中阿文化交流的阿拉伯学者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共同探讨阿拉伯世界的“汉语热”,解码中阿文明互鉴的新趋势。
节目中,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哈赛宁指出,汉语学习热潮已席卷阿拉伯多国:除埃及外,沙特、突尼斯、摩洛哥、约旦等国大学均已设立中文系。他强调,中阿交流早已超越文化范畴,商贸、科技等多领域互动日益频繁,而汉语成为双方深化认知、平等对话的重要桥梁,推动民众实现更深度的相互理解。
而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孔子学院院长李哈布教授则带来低龄化学习的新视角,她表示:2022 年埃及已将汉语纳入中小学选修课程,她亲自牵头教材编写与教师培养工作。起初团队担忧学生参与度,实际选课热度远超预期,这不仅印证了青少年对汉语的兴趣,更说明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纳正从成年群体向孩童延伸,为中阿长期交流筑牢根基。
张维为教授从文明对比视角补充,阿拉伯世界(如沙特、埃及)对汉语学习始终保持开放胸怀,从未出现欧美国家禁止或限制孔子学院的情况。这种包容背后,是阿拉伯文化对中国这一东方文明古国的尊重与好奇,也体现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可能性,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互鉴提供了典范。
编辑: | 周雯飞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