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呀STV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致敬大师 李政道先生百岁诞辰纪念大会举行

2025-11-23 13:20:0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沈倩

11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天语解道,格物致远”李政道先生百岁诞辰纪念大会在李政道研究所天问厅举办,并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浙江大学物理学院设置分会场。在李政道先生即将迎来百岁诞辰之际,数百位科学界、教育界、艺术界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同向这位科学巨匠致以崇高敬意。


纪念大会从不同视角回望李先生跨越世纪的传奇人生——他是卓越的物理学家,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是杰出的育人者,也是科艺跨界的躬行者。这位物理巨擘的百年传奇,已深深融入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血脉里,成为激励后学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薪火不熄、精神永续,站在李政道先生铸就的光辉起点上,一代代人正奋力书写面向未来的答卷,李政道先生的精神之光,将持续照亮未来育人育才的新征程。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简要介绍了李政道先生在物理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分享了李先生炽热的祖国情和浓烈的报国愿,回顾了李先生家族与上海交大的深厚情缘。他指出,李先生将包括诺贝尔奖章在内的八万余件珍贵资料托付给上海交大,这不仅是一份厚重的信任,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与知识遗产。为传承与弘扬李先生的科学精神与育人理念,学校也相继建设李政道图书馆、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创办李政道物理班。未来,学校将系统推进李政道先生学术成就与育人理念的研究、阐释与传播,并期待各高校和机构加强合作、汇聚智慧、整合资源,构建科学家精神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新格局。


李政道先生长子、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教授致辞,对所有参与系列的单位、机构和个人致以诚挚谢意。在过去十五个月里,李政道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专业贡献及其科学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礼赞,反响热烈。目前,苏州市李政道教育与科学基金会已揭牌成立,苏州李政道学校和苏州市李政道博物馆正在筹建中,浙江大学与北京大学也在积极推进“李政道纪念馆”的建设。由李政道图书馆和李政道研究所牵头,一系列聚焦李政道先生精神遗产和育人成果的学术研讨活动和展览纪念活动正持续推进,未来计划以上海为原点,于2027年前延伸至杭州、北京、苏州,并拓展至甘肃兰州、江西赣州等地。李中清总结道,李政道先生与其后辈们的育人故事,必将更深刻地融入国家发展的宏阔叙事中,成为其中永续的篇章。


李政道先生满怀拳拳赤子之心,自1972年首次回国起,他用数十年的躬身实践,以战略科学家的高瞻远瞩,为中国人才培养和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对于少年求学时期所获机遇的珍视,促使李先生在后来的岁月中着力帮助更多年轻人获得机遇,帮助祖国构建起一套覆盖青年人才成长全周期的培养体系。为深切缅怀先生的卓越功绩,纪念大会主旨报告围绕“物理巨擘李政道”“育人为本李政道”“开拓创新李政道”“科艺融合李政道”四个主题,完整回顾李先生的成就与贡献,感悟其穿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怀。


2011年,李政道先生将其与艺术家们联袂创作的科艺珍品及其毕生所藏的手稿、信件、奖章证书等资料悉数托付给“有多年友好往来”的上海交通大学, 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李政道图书馆。李先生曾寄望于此:“希望来到李政道图书馆的青年朋友们能够获得灵感,成功地攀登科学高峰。”


承载着这份科学理想与育人初心,李政道图书馆未来将以“启迪励志,惠及后人”为使命,立足图书馆、档案馆、科学家博物馆、科技馆与艺术馆、与研究平台“五位一体”定位,致力于打造一个融科研、科艺与科学家精神于一体的新型综合育人空间,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贡献独特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李政道图书馆将携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以及正在筹建中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李政道纪念馆和苏州李政道博物馆等机构,组建合作共同体,推动资源共享与联合策展,进一步弘扬李政道先生的科学家精神。同时,李政道图书馆还将着力开展李政道先生特色研究,建设以其科学与教育思想为核心、并延伸至当代中国科教发展交流史的全球化、跨学科研究中心。通过深入开展如CUSPEA项目、䇹政基金、少年班、博士后等特色群体研究,为传承科学精神、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学术支撑与历史智慧。


2013年,李政道先生捐资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讲座基金(科艺基金)”,以鼓励后来者持续探索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创作。该基金成立十余年来,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涌现出一大批构思精妙、富有创造力的科艺佳作。


立足新的历史阶段,科艺基金也迎来重要革新。今年,新一届科艺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分别邀请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与杰出艺术家组成专家团队,为科艺基金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战略指导,共同探索科艺融合的无限可能。委员会主席将由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及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联合担任。


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如今,李政道研究所已经汇聚了1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科学家,聚焦极端宇宙条件下物质起源与演化这个根本性科学问题,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的优势,向着汇聚世界一流人才,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到2035年建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目标迈进。如今,李政道研究所正同步推进PandaX暗物质探测、JUST光谱望远镜和TRIDENT中微子望远镜三大科学装置建设。其中,PandaX团队成功研制国际首个四吨级液氙探测器PandaX-4T。2021年取得大质量暗物质探测世界最强限制,2024年首次观测到太阳中微子相干散射迹象,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十大亮点。使我国暗物质研究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海铃计划”是我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全球首个近赤道小型中微子望远镜。JUST团队正在青海冷湖建设国内最高性能通用型光谱望远镜。已突破2000光纤定位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关键设备100%自主研制。李政道研究所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探索宇宙最基本规律的使命,将李先生的设想和期许一步步转化为可能改变人类认知的科学现实。问道未来,李政道研究所依然初心如磐,继续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纪念大会现场,纪录片《大师者李政道》先导片正式发布,该片共分《传道》《授业》《解惑》三集,即将于11月24日起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其中,《传道》篇围绕李政道先生青少年时期坎坷求学,到而立之年跻身世界物理学前沿的历程,展现了一代物理大师的初心与坚守;《授业》篇聚焦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起并推动的一系列人才培养项目,还原其作为教育家的远见与担当;《解惑》篇则回顾李政道先生推动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关键贡献,彰显其心系家国、智启未来的宏大格局。影片通过大量首次公开的珍贵历史影像、书信资料与当代科学家的访谈,生动再现了李政道先生育人为本、甘为人梯的大师者风范。

编辑: 沈倩
责编: 顾怡玫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李政道先生科学精神科学家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4:21
周文俊:高能家庭养成记
时讯2025/11/20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3:56
胡乐野:舞台和讲台间的滚烫人生
番茄鱼2025/11/19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2025/11/18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3:45
记者观察:“退休市集”不退休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时讯2025/11/17
00:08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08:58
马大为院士:人生中最宝贵的“催化剂”
时讯2025/11/12
《科学》创刊110周年: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
看呀STV2025/10/31
00:26
谁说科研人不懂浪漫?57岁科学家领奖台深情告白
时讯2025/10/27
02:07
下一站|重走林语堂青春足迹
下一站2025/10/25
02:02
上海中学迎来建校160周年
看呀STV2025/10/20
03:32
百年守护:解开紫禁城古建传承“生命密码”
中国考古报道2025/10/10
复旦“数智双子星”迎建院十周年
看呀STV2025/09/30
03:51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信仰
时讯2025/08/2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