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地质遗迹成越野车炫技场 管理如何厘清糊涂账

2025-05-09 14:13:3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陈昱卉  游玮

近日,众多越野车在福建屏南白水洋景区漂移炫技的场面,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然而,就在游客沉浸于这种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不少网民却指出,漂移场地是地质遗迹,是否会因此遭到破坏?相关质疑,也引发了景区内文物或遗迹该如何加强管理的思考。



现场视频显示,在宽阔的河床上,多辆越野车正在漂移炫技,有的来回碾压河床,有的在河床上打转。现场不断激起一阵阵水花,并不时传来游客的叫好声。



对于这次活动,白水洋景区在通告中说,这次活动的参加者来自“越野e族”福建大队等机构,举办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景区,领略独特的自然景观。但是,相关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之后,部分网民的反应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非但不是叫好,反而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车辆轮胎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剧烈摩擦,会导致地面磨损,严重时甚至破坏地面结构。如果是普通地面,还可以事后修补。但视频中的河床,其实是地质遗迹,一旦受到损害,将是无法挽回的。



记者调查发现,网民的质疑,有理有据。越野车肆意漂移的这块河床,在地质学上的价值,可以说是含金量满满。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集火山地质、火山构造等等地质遗迹于一体。而越野车漂移的场地,就位于景区内的平底基岩河床之上。这是一整块巨石,面积达8万平方米,是距今9000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的板状潜火山岩体。经长期风化、流水侵蚀及地壳运动,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样光滑如镜、宽阔平展的面貌,这种地质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罕见。


早在2011年,《福建地质》杂志收录的《福建屏南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探讨》一文中就明确提到,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等地质遗迹,被划定为特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要求保持其原始自然状态,禁止有损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人为活动;设置监测站和隔离保护带,严禁外来人员直接接触。



那么,如此确定应该受到严格保护的地质遗迹,怎么就成了越野车的漂移炫技场?


7日,在舆论发酵之后,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文致歉并表示,景区方面管理不够规范,未充分考虑在景区内开展越野活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之后将吸取教训。文章还指出,已在5月3日组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到现场察看检测,目前未发现河床受到破坏,水质监测结果为地表水Ⅱ类。


屏南县文体和旅游局方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活动有第三方承办,具有公益性质,原定计划是只做车辆的展示。活动开始前,该局已经做过研究,认为活动并不会对河床等造成影响。


此外,屏南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股的工作人员表示,对这次活动并不知情,该项活动应该受多个部门监管。公开信息显示,该部门的职能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工作。


从各方回应来看,如果要进一步追究谁该为此事担责,或许答案就是一笔糊涂账。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并不少见。近日,位于贵州道真县的一个从4000多万年前就开始孕育的晶花池,就发生了女子赤脚踏入的一幕。不少网民担心,随之带入的人体油脂和微生物,可能会打破水质平衡,并进一步引发生态环保方面的问题。舆论发酵后,女子称,自己是参加当地招商引资活动的客商,进去之前也没有人提醒,更没有人劝阻。景区方面作出了道歉,但并没有进一步细分相关的管理职责。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景区内部的管理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但是,如果景区内存在地质遗迹或其他文物遗迹,那么保护的责任方就不仅包括景区,也涉及自然资源、文保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具体来讲,首先应由自然资源管理等部门对具有遗迹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认定;其次,这些部门应当和景区方面就具体的保护措施进行协商。比如,设置保护标识、隔离设施以及例行巡查等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通常由景区来承担;而遇到特殊气象、地质变化等情况时,自然资源管理等部门就应该及时介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此次越野车漂移事件,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对遗迹、文物的保护,应当形成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也要加强沟通和协商,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各地应当认识到,相比发展景区旅游而言,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应当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景区在计划举办文旅宣传活动时,应当首先与相关各管理部门报备、通气、协商,并在尊重其意见的基础上,再来修改自己的宣传计划。


马亮同时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少地区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自然资源、文物保护部门都存在权威性不够、资源投入不足、专业能力有限等情况,导致遗迹、文物保护出现一种有心无力或鞭长莫及的局面,有时会出现遗迹文物被破坏之后才被重视的情况。这背后的逻辑可能是,发展文旅是引流的、赚钱的,而发展文保是限流的、花钱的,对于部分地方政府来说,这两者孰轻孰重是不言自明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遗迹和文物的保护需要从更高层面进行制度性的建设,其优先性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保障。事实上,遗迹文物的保护和发展文旅并不矛盾。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文保与文旅的携手并进,需要各方在形成共识后深入思考和探索。

编辑: 翟静
责编: 金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文旅管理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13
独家专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环球交叉点3天前
02:28
上海这些商场外贸商品卖爆 消费者:买得真尽兴
东方新闻眼2025/05/06
00:13
破局者|商场集体护盘中国制造!不卖美国 转内销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1:05
啥都靠支援 赴美受阻商品首次上柜上海百货商场
看呀STV2025/05/05
00:06
贵州两艘游船侧翻 约70人落水已打捞搜救50余人
时讯2025/05/04
11:53
记者直击:红场阅兵仪仗队彩排现场全是中国人?
环球交叉点2025/05/04
00:09
涉钓鱼岛 台湾网民怒了 国防部、外交部喊话日本
时讯2025/05/04
00:09
事关中美经贸对话磋商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中方立场始终如一
时讯2025/05/02
05:54
年销量超15万件 小小冰箱贴如何吸睛又“吸金”
东方新闻眼2025/05/01
00:06
驳回上诉!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
时讯2025/04/30
00:34
专家:京东入局外卖行业,能否持久尚待市场检验
夜线约见2025/04/22
00:10
解码宝墩:对话古今 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
东方番茄酱2025/04/19
00:10
四川九寨沟核心景区首次记录到羚牛产崽过程
东方番茄酱2025/04/14
00:49
“差点交代在这”,游客被吹得寸步难行 知名景区回应:有提醒劝阻 但部分游客坚持上山
时讯2025/04/14
00:08
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冒出黑烟,在焚烧垃圾?
时讯2025/03/02
00:09
天塌了!美国观众看《美队4》时影院屋顶突然坍塌
看现场2025/03/01
00:08
瑞士东部冰川出现冰洞吸引大量游客
时讯2025/02/28
07:49
东吴第一谋士 张昭墓出土重磅文物揭秘三国往事
中国考古报道2025/02/27
02:28
埙、笛、箫、唢呐等 听《哪吒2》配乐中的中国元素
东方番茄酱2025/02/18
00:07
震撼!百米“熔岩喷泉” 夏威夷第二大火山持续喷发
看现场2025/02/1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