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这些年,那些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三空间”

2022-10-13 13:40:07 看看新闻Knews

城市生活中,除了用于居住、工作的第一、第二空间之外,还有一种聚焦于社交、休闲娱乐的第三空间。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表现为,在第三空间的逗留时间增加了。这十年来,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第三空间日益丰盈:


到2021年末,上海有各级图书馆服务点394个,相当于每6.1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持有“一卡通”的读者达475.14万,持证率为19.8%。总藏书量已从2012年的7202多万册,增加到2021年的8222多万册;公共图书馆总面积从2012年的38.67万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44.29万平方米,增幅均超过14%。


而等到明年年底,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上海博物馆两馆同时开放后,展出的文物量将从目前占馆藏量的4·6%,提升到馆藏的10%以上,达到1·8万件,预计年观众接待量将达6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前十,“大博物馆计划”也即将启动。截止到2021年,上海的博物馆数量达到158家、举办展览513场、观众人次1646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32%、38%、41%。


目前,上海美术馆的数量已经达到96家,居全国城市首位,2021年共举办950项展览,接待观众 621 万人次。平均每十万人就有一座文博美术场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徐汇滨江、外滩沿岸等形成了美术馆集群、现象级大展层出不穷。


经过多年的努力,申城剧场设施建设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1年,全市有登记注册的专业类剧院125个。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音歌剧院等一批定位清晰、具有专业特色的剧场,不断丰富着城市文化版图。


上面这些数字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和远方”。而这种感受还能有更多数字予以体现:去年上海建成了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100个演艺新空间,更有6200多个家门口“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遍布城市的商圈楼宇、滨江水岸、公园绿地,让人们在日常通勤、休闲漫步中,感受上海的人文情怀和城市温度。


与此同时,“建筑可阅读”范围已覆盖全市,开放建筑1056处,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聆听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生动诠释了“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新理念。


目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完善,全市常住人口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2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优化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再打造100家升级版的家门口“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有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上海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空间,一方面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老百姓的社交、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加多的可能性,为市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第三空间”的有力支撑,这实际上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温度和城市软实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上海文化设施第三空间生活质量图书馆服务点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3″
印度客机飞行途中机舱漏水 之后一幕让人咋舌
01′30″
基辛格留下的思想遗产对当下有何启示?
00′32″
基辛格见周总理后曾感念:他冷静睿智,值得尊敬
00′33″
基辛格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已经做了我应该做的
00′14″
历史画面!基辛格曾在“杨根思连”留下一句话…
02′32″
【重温】基辛格:美中和平与合作对世界至关重要
01′33″
面对外国记者的为难 她这么回答!
00′25″
日本驻华大使探视3月被拘日本公民 外交部回应
00′29″
苏纳克因文物纠纷临时取消会晤 希腊总理怒了!
03′47″
儿童医院工作日现“潮汐式”就诊 院方呼吁按约诊疗
00′59″
王毅将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
00′11″
粉丝怒斥裁判压分全红婵 奥运冠军看不下去了...
00′12″
哈马斯称寻求延长临时停火协议 以方:持开放态度
00′08″
王毅出席中日韩外长会 推动三国合作重入正轨
00′09″
马来西亚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30天免签入境
00′22″
侯友宜公开表态: 我就是反“台独”
00′13″
美导弹驱逐舰侵闯中国西沙领海 南部战区发声!
00′12″
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展开实战化演训活动
00′17″
中国留学生被拘押?我驻法使馆发声!
01′00″
阿根廷将停止与中国政府合作?中国外交部回应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