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样”是清代对纸质建筑模型的称谓,相当于现在的“样板间”,因制作时有些部位需用烙铁熨烫成型而得名。传承至今的烫样文物,是保护、研究、修缮与复原古代建筑的宝贵资料。长假期间,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推出“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展出72件套烫样等文物展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智慧。
故宫博物院藏圆明园九洲清晏殿、万方安和殿烫样,是为重修圆明园供同治、慈禧等审看设计方案所做,详尽表现了建筑外形、数十槽室内装修乃至家具陈设等各项细节。
这件故宫博物院藏地安门烫样,做工精细,遍施彩色。结构精密的屋架结构,其上遍贴说明开间、面宽、柱高、柱径等信息的黄色签条,直观展现了烫样作为设计说明,在审批和后续施工中的作用。
王倩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地安门烫样是一个纸木结合的烫样,展出的是它屋面的梁架,这个梁架的造型和它的彩画都非常精美,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古人从设计到建造对最后完成整个全流程的这么一个过程。
展览分为“见微知著”“有模有样”“慎终如始”三个单元,以清代烫样文物为出发点,阐释模型与图样在营建和器物生产过程中沟通上下的作用,揭示其中蕴含的传统建筑美学、中式生活美学,以及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技艺对后人的教育启迪作用。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
编辑: | 沈之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