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了对于芬兰的访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2年再次访问芬兰,也是习主席今年两会后的首次出访。
在芬兰,社会各界对于这次访问翘首以盼,芬兰媒体直接表示:中国国家主席的访问绝对是今年最重要的访问,他们对于这次会见的期待程度可见一斑。满怀期待的不止芬兰,作为北欧国家,芬兰这次与中国即将推进的种种合作都有着巨大潜力。
其中尤为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北极合作。
可能有些人会疑惑,北极离我们那么远,又是一片荒寒之地,我们干嘛要这么注重与其他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呢?确实,在自然地理上,中国的最北端离北极圈还有1000多公里,只能说中国是一个近北极国家,但需要明白的是,北极事务的演变对中国有着重大影响,换句话说,涉及北极事务的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和平安全、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都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两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北极冰川大面积融化,这样实际上给北极地区国际关系、资源经济都带来了非常巨大复杂的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Knews采访时称:一方面,随着北极冰川融化,大量之前埋藏在冰层之下的资源裸露出来,接下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北极资源,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而对于中国来说,寻求能源的多元化供给本来就是未来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开展与北极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则可能是未来中国能源的新前景。
另一方面,北极冰川的融化相应会带来国际航道的变化,而国际航道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走向。穿越北冰洋的北极航线一旦成为现实,将大大缩短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同时,通过北极航道来到欧洲的中国货轮最先到达的,恰恰是北欧地区,芬兰等北欧诸国对和中国共同发展这条航道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又是能源又是航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之一,对于北极事务怎能不保持密切关注。
事实上,作为“老朋友”,中芬的北极合作也一直在稳步推进。2013年5月,中国被北极理事会接纳为正式观察员国,正式参与进了北极事务的合作中去,在参与中,中国一直秉承着尊重、合作、可持续三大政策理念。而作为环北极国家之一的芬兰,在如何不影响北极生态的情况下进行可持续开发与建设等方面,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
值得欣喜的是,芬兰恰好将于今年5月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任期两年,这会是中芬两国在北极事务合作上更上一层楼的契机吗?崔洪建的回答是肯定的。
一旦中国和北欧国家的关系得到发展以后,双方在北极塑造的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应有之义,所有的北欧国家包括芬兰在内都是北极圈国家,也是在北极开发合作上享有优先权力的国家,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后,获得了进一步去参与北极事务的权益,而历来在北极事务中,中国和芬兰、和其它北欧国家都有很好的合作。这次习主席访问芬兰恰好在芬兰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之前,毫无疑问将激发出中芬在北极合作上的巨大潜力。芬兰作为轮值主席国,并不能指定某一个观察员国开展合作。但可以鼓励中国提出倡议、展示潜力,将“中国声音“引入理事会的讨论中。中芬双方不仅会在双边层面开展围绕北极事务的合作,同时中国也希望通过与芬兰的合作,把有益的经验提升到中国和整个北极圈国家的合作层面,使中国可以在围绕北极事务的地区和全球治理上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升级北极合作,我们关注的当然不止眼前的利益,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中芬这段“冰雪奇缘”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现在,正处于国际风云变幻、西方保护主义思潮泛起的关键时刻。美国等一些国家将困扰自身的问题都归罪于经济全球化,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思潮,恨不得退回自家的 “一亩三分地”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芬兰等等这些长期支持市场开放、自由贸易的北欧国家再次牵手站在了一起。
崔洪建说,在目前背景下,习主席访问芬兰,包括未来中国把这种合作拓展到和其它欧洲国家当中去,都会很大程度上调动起欧洲内部反对逆全球化潮流的积极性,只有中国不断地去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正能量,才能继续抵御住来自于有些国家的逆全球化潮流,才能保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能够沿着之前取得成功的道路继续前进。
总之,正如习近平在出访芬兰前夕发表在当地报纸上的署名文章中所写的一样:新的历史篇章,需要各国人民共同书写。中芬两国人民要携手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创造人类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王祎 毕俊杰 编辑:朱永斌)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