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在澳大利亚租借的达尔文港,又传变数。
2015年,来自中国的岚桥集团租下了达尔文港,租约99年。然而仅仅过去10年,澳大利亚便想毁约。先是宣称准备采取“一切措施”准备收回。
遭遇中方驳斥之后。最新消息是,一家号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私募股权公司,正计划从岚桥集团手中收购达尔文港控制权。
为了一座港口,澳大利亚不惜“软硬兼施”,将过往西方最“引以为傲”的契约精神来回践踏。
反复寻衅 澳大利亚“容不下”这座港
达尔文港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海岸,是连接澳洲与亚洲的重要枢纽。从该港出发,仅需航行500公里即可抵达印尼,1800公里可达新加坡。
然而,交易前港口基础设施长期老化,地方政府多次向联邦寻求资金支持未果,最终选择寻找私人投资者。
岚桥集团接手后,投入巨额资金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扩建,建造泊位和卸货码头,并加深港口航道。将年吞吐量从16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创造当地1/3就业岗位。如今,达尔文港承担澳大利亚对华出口23%的货运量,成为中澳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
然而,随着2018年中澳关系恶化,达尔文港被贴上“地缘政治棋子”的标签。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进行全面审查,达尔文港首当其冲。
过去10年,达尔文港无端经受了至少三次政治与安全审查,三次审查的结果,都确认“无需担忧”。尽管如此,它还是没有逃过“被炒作”的命运。
这种“亏钱时当甩手掌柜,赚钱了就掀桌子”的操作,连《悉尼先驱晨报》都看不下去,评论道“某些政客正在摧毁国际投资者对澳大利亚的最后信任”。
撕毁契约 澳大利亚凭什么“敢”
距港口2公里就是美军陆战队基地,美军自2012年进驻这里。随着扩建战略燃料库、轮换部署F-35战机,这里正在被打造成为印太战略的“前沿堡垒”,为美国在澳北部推动军事布局清障开道。
事实上,自建国伊始,澳大利亚便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它先是向英国、美国寻求保护。如今,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正江河日下,这让澳大利亚滋生出了一种“被遗弃的恐惧”,即澳大利亚失去其跨大西洋保护者安全保障的恐惧。
所以,达尔文港正是澳方选择的“政治献祭”,就如澳前外交官所言,阿尔巴尼斯需要向华盛顿证明,澳大利亚仍是“印太棋盘”上的“忠诚卒子”。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每次中美爆发摩擦时,澳大利亚跳得比美国还高,甚至在全球带头“封杀”华为。
此外,达尔文港,也是其选举炒作的一部分。这个月,澳大利亚刚刚结束联邦议会选举。反对党领袖达顿扬言“当选即强收”,民调显示45%选民支持对华强硬,逼得阿尔巴尼斯从“务实派”秒变“鹰派”。
同时,炒作“港口威胁论”,将经济问题包装为“主权危机”,也能转移对国内通胀高筑、福利削减的不满。
屡遭“背刺” 中国反制“刚柔并济”
不久前,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披露了一则消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再次正式访华。这将是他两年内第二次访问中国。阿尔巴尼斯上台后,中澳关系的确有所缓和。2023年,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顺差中的近80%来自对华贸易。
但屡屡拿达尔文港挑衅中国,一面吃“中国的饭”一面砸“中国的锅”,天下可没有这样的“美事”。
面对澳方反复横跳,中国直接祭出“精准打击”——4月12日,宣布重启葡萄酒反倾销调查,海关总署同步要求澳煤企业提交碳排放数据。这两招堪称绝杀:葡萄酒占澳出口28%,煤炭贡献12%GDP。
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同时在当地《时代报》发文提醒,“中澳自贸协定创造了60万岗位,政治操弄抹不掉”。这波操作既彰显底线,又留足余地,堪称“刚柔并济”。
其实,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凭借“中等强国外交”曾在亚太地区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而今却在“选票至上”的短视中,将国家命运捆绑于大国博弈的战车。
如果继续将反华作为选举“万能药”,澳大利亚不仅会错失亚太经济整合的历史机遇,还可能沦为美国地缘冒险的牺牲品。
是让达尔文港成为货运繁荣的合作之港,还是危机四伏的风暴中心,并不难抉择,却考验堪培拉的战略智慧。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