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11月10日)在上海闭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今年进博会,410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本届进博会,一年内意向成交额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也创下历史新高。这些看似宏大的数据背后,有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正通过进博平台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
进博会,看似离你很远,与你无关,却早已悄悄改变了你的生活。
对于没出过国门的中国消费者,国际新品不再遥不可及。过去,想买日韩新款美容仪,要么高价找代购,要么趁朋友旅游时人肉背回,不仅代价高昂,还可能遭遇假货。进博会为国际品牌搭建便捷入华通道。松下新款射频美容仪,在进博会结束后,产品就迅速进入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价格相较代购价降低了20%左右,普通消费者买得到、买得起。
进博会是全球好物的“入海口”。曾经靠“盲盒”挑选的榴莲,搭载CT与AI算法的“榴侦探”检测系统,实现99.8%的果数判定准确率,可以让中国消费者告别“赌果”困扰。新西兰直采的冰鲜牛羊肉、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通过进博会签约的8000万元订单,最快24小时就能从境外牧场抵达国内超市。一面看似普通的AI魔镜,仅需30秒就能测出25项健康指标,准确率高达90%,当它走进社区药店、养老院,就能迅速成为家庭的“健康管家”。深睡小屋带来的慢波睡眠机,通过荷电粒子与大脑慢波形成同频共振,引导用户快速入睡,延长深度睡眠时间。今年进博会首发的轮式外骨骼AI动力鞋,让逛街行走不再疲惫——它可以让行走效率提高2.5到3倍,充电一小时行走10公里。这些变化,得益于进博会推动的“零关税”政策与直采渠道,让中国消费者买得到、更买得起。
更深远的影响是,进博会推动外国品牌加强对中国消费需求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本土化创新”让高科技不再是橱窗里的摆设。熊猫AI家电将智能体化成“熊猫小白”,用毫米波雷达感知用户情绪,提供陪伴;宜家电动沙发简化到“两个按钮”的适老设计,贴合老人操作实际。每年进博会,都是国际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机会。这些产品从展台走进中国家庭,让中国消费者用得惯,正是进博会桥梁作用的生动写照。
进博会还推动了科技成果的民用化。比如罗氏制药在进博会展示的癌症早筛技术,经过不断优化和本土化推广,如今部分体检机构已引入该技术,价格从最初的数万元降至数千元,让更多中国患者有机会享受到先进医疗科技带来的健康保障。
想做外贸的本土服务商也在进博会中迎来发展新契机。进博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带来海量的合作需求。多家原本主要服务国内市场的小型物流企业,通过进博会服务国际品牌拓展中国市场。凭借自身在国内物流配送的优势和进博会搭建的交流平台,成功实现跨国合作。
这场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以具体的技术、贴近的需求、实惠的价格、有温度的设计,让全球创新成果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越走越近。进博会让开放的中国市场机遇,变成国际品牌稳定的大市场和普通消费者具体的获得感。买得到、买得起、用得惯,进博会每一年都在悄无声息中,给你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中国消费者能在进博看世界,世界也能在进博看中国。进博正让中国市场开放的红利转化成全球合作伙伴共享的幸福感,也让世界与中国的“双向奔赴”成为东方如期照向世界的一缕暖光。






| 编辑: | 陈瑞 |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