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医聊+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创新药惠及神经疾病患者 医疗提升规范诊疗水平

2025-11-07 17:22:44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5 年 11 月 6 日,上海,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汇聚了国内神经科学领域临床专家、政策研究学者、患者组织代表及产业链伙伴,聚焦神经系统疾病未被满足的需求展开热烈讨论,以期更好推动神经科学创新突破和未来生态建设,提升神经疾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为我国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挑战。一方面,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规模持续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2025年全球神经健康报告》,全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超5500万,每3秒新增1例,疾病进展导致患者逐步丧失记忆与生活自理能力;帕金森病(PD)患者突破1000万,中国患者占比超30%,仅有少数患者能在疾病早期获得规范诊断。另一方面,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多发性硬化症(MS)等神经系统罕见疾病因“发病急、进展快、致残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与家庭稳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院长指出:“神经系统罕见病因其低发生率和多样性,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年来聚焦疑难重症与前沿技术研发,在神经罕见病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未来,我们希望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推动神经科学‘医、研、患、企、政’生态共建,让创新成果更快地惠及患者,实现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精确诊断和全程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超教授表示:“罕见病治疗的最大挑战在于药物研发的周期长、成本高,导致许多罕见病患者无药可医或经济负担沉重。创新药物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患者的未尽之需还涉及可及性、照护、心理等多个维度。未来,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优化和社会协同,来构建神经系统疾病全周期管理体系,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介绍:“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是神经科学领域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前者让全球 5000 万患者逐渐失去记忆与自我,后者让超 1000 万人被运动障碍束缚,而 ‘无治愈方案、缺疾病修饰疗法’的现实,在生理、心理和经济等多个层面对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创新药物要真正让更多患者获益,离不开“临床落地、患者可及、生态协同”的合力。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指出:“解决政策落地难和患者受益不均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在政策实施方面,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同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政策有效落实;通过患者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助;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罕见病事业,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患者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罕见病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多方共治的框架中,患者组织连接患者与社会的纽带作用尤为突出。美儿SMA关爱中心执行主任邢焕萍女士表示:“患者组织为切实解决患者现实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儿一直致力于帮助SMA患者解决诊疗、康复、回归社会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医疗、教育、经济、心理等多维度支持,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也通过系统性的社会倡导和资源整合,共同推动中国SMA诊疗发展。”


NMO上海之家丁晓燕女士表示:“NMO上海之家利用多媒体平台,通过患者故事、公益活动展现罕见病患者的生命样态,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汇总患者群体实际困境和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引发公众共鸣。也通过医患交流会、科普文章、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编辑: 钱俣颢
责编: 董一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创新药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8
非遗传承人用一幅麻质画隔空致敬英雄航天员张陆
东方番茄酱2025/11/01
00:06
11家央企人事任免 吴盛悦拟任保利集团总经理
时讯2025/11/01
00:07
接见俄乌前线士兵时 普京再公布大杀器“波塞冬”
时讯2025/10/29
03:20
锚点︱“秒”的定义,或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
锚点2025/10/29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025/10/29
从生存之道到精准之道 我国乳腺癌正在诊疗革新
医聊+2025/10/29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025/10/28
00:28
记者:考虑第三任期吗?特朗普:你说呢?
环球交叉点2025/10/28
07:30
《家国万里》第二集:向新而生 4
2025/10/28
01:01
喝咖啡是否易引起骨质疏松?专家:取决于摄入量
权威发布2025/10/27
00:08
感人一幕!王毅外长的手被巴勒斯坦代表紧紧握住
时讯2025/10/27
预告|卵巢肿瘤知识知多少
医聊+2025/10/15
00:40
工程界顶级盛会在沪开幕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揭晓 DeepSeek等上榜
时讯2025/10/13
预告|肺癌诊疗新纪元 “内外兼修”协同合击
医聊+2025/10/09
预告|对话肝胆外科专家破解肠癌肝转移困局
医聊+2025/09/26
预告|乳腺癌精准防治:基因检测的价值与必要性
医聊+2025/09/26
02:44
医学奇迹!上海医生成功救治罕见“身首离断”患者
东方新闻眼2025/08/19
卫材中国药业推动中国失眠治疗迈入双食欲素受体新时代
时讯2025/08/19
预告|晚期肿瘤有治愈的希望吗?
医聊+2025/08/14
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众擎亮相2025机器人博览会
时讯2025/08/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