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室内攀岩逐渐流行,虽然较室外攀岩更为安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上海的王女士(化名)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今年3月第一次尝试攀岩,在静安区一家室内攀岩场馆教练的建议下,自行攀爬一条新手路线,谁知竟摔落导致撕脱性骨折,至今仍影响行动。王女士称,事发时,场馆铺设的地垫存在缝隙,没有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而且在攀岩前,场馆没有提醒她购买意外责任险,因此自己现在只能获得场馆责任险的小额赔付。但岩馆主张,王女士受伤是攀岩动作不规范所致,并不认可馆内地垫铺设存在安全隐患。
大众点评上,不少顾客有着跟王女士类似的遭遇。多条评论称,场馆未引导消费者购买保险,发生事故后拒绝赔偿。17日,记者前往该岩馆探访发现,目前场馆内铺设的地垫未见明显缝隙。工作人员介绍称,攀岩前必须购买个人意外责任险。
对于此类纠纷,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体育场馆的经营者、管理者如果未尽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责任认定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场馆是否尽到风险告知义务;二是硬件设施是否存在瑕疵、不合标准;三是人员管理是否存在疏漏。消费者如遇此类事故纠纷,建议第一时间就这三方面重点取证,作为维权依据。
近年来,上海攀岩活动发展较快,目前全市有110家经营性攀岩场所,覆盖全市16个区。上海登山户外协会秘书长黄泓清介绍称,相关监管紧跟行业发展,设施设备标准目前都已有规可循,管理单位也鼓励各岩馆引导参与者购买攀岩意外责任险。同时,攀岩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高危险性项目之一,建议消费者事先提高风险意识,做好自我安全保障,量力而行。
编辑: | 卫思冰 |
责编: | 张洁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